翻译
昔日在五峰亭上与同僚一同登临,遥望庐山隐没在云雾渺茫之中。
今日庐山真切地呈现在眼前,回头却再次眺望那五峰亭。
以上为【望庐山怀鄱阳同官】的翻译。
注释
1. 五峰亭:指饶州芝山的一座亭子,是观赏庐山的好地点。
2. 杳冥:遥远而隐约不清的样子。
3. 庐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南,风景秀丽,是历史名山。
4. 鄱阳:指鄱阳,宋代为饶州治所,王十朋曾在此任职。
5. 同官:一同为官的同僚。
6. 遥望:远眺。
7. 满眼:充满视野,指庐山景色真切地呈现在眼前。
8. 回头:转过头。
9. 却望:再次眺望。
10. 登日:登临的那天。
以上为【望庐山怀鄱阳同官】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简洁的笔触,通过空间转换——从鄱阳五峰亭遥望庐山,到身处庐山回望五峰亭,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结构,巧妙地将今昔时光与不同地点的观感交织在一起,真切地表达了对旧日同僚的思念。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十朋诗歌含蓄隽永的特点。
以上为【望庐山怀鄱阳同官】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王十朋怀念鄱阳同僚之作。前两句“五峰亭上同登日,遥望庐山在杳冥”,回忆昔日与同僚在鄱阳五峰亭登高,遥望云雾中庐山的往事。后两句笔锋一转,“今日庐山真满眼,回头却望五峰亭”,写当下自己真切身处庐山之中,却不由回头眺望曾与同僚共游的五峰亭。这种空间的转换与今昔的对比,含蓄而深刻地传达出诗人对往日情谊的珍视和对旧地的怀念。全诗语言浅白,情感真挚,结构精巧,在回环的眺望中,将怀人之思表达得余韵悠长。
以上为【望庐山怀鄱阳同官】的赏析。
辑评
1. 王十朋在《宿五峰院》诗自注中提及:“饶州芝山有五峰亭,望见庐山峰也,范文正公诗云:五老夕阳开。”
2. 张邦炜在《王十朋悠然治夔州》一文中指出,王十朋在夔州期间写下大量纪行诗,可视为有韵之日记,既记述其行踪,又展露其心迹,可信度较高。
3. 虞云国在《王十朋的初心与底气》中评价,王十朋出身农户,其前八世都无仕宦记录。他决心走科举入仕之路,但科第之路走得并不顺畅,边聚徒讲学,边苦读备考,历经十五年屡败屡战,才得以金榜题名。
以上为【望庐山怀鄱阳同官】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