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来自扬州的名种千叶重瓣,春深时节独占春光艳压群芳。
静默无言却似把君子讥诮,身姿窈窕暗送温润芬芳。
以上为【芍药】的翻译。
注释
1. 千叶扬州:扬州以培育重瓣芍药闻名,《王观扬州芍药谱》载"千叶黄花"为珍品
2. 霸众芳:芍药花期在春末,有"殿春"之称,苏轼《浣溪沙》有"芍药樱桃两斗新"
3. 无言:化用《诗经·卫风·氓》"言之不出"的含蓄批评
4. 诮君子:暗含《论语·阳货》"天何言哉"的儒家训诂
5. 窈窕:兼具形态美与品德善,出自《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
6. 温香:温和的香气,对应《礼记·聘义》"温润而泽"的玉德
7. 君子:双关芍药别名"将离草"与士大夫品格
以上为【芍药】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芍药为审美客体,通过物性观察实现人格投射。前两句以"千叶扬州"凸显其名门血统,以"霸众芳"确立其美学地位;后两句转入道德隐喻,在"无言诮君子"的反讽中完成从物象到心象的转换。全诗在二十字间构建起植物学特征与伦理学评判的双重维度,体现宋代咏物诗"物格化"的典型思维。
以上为【芍药】的评析。
赏析
该诗采用"悬置-反转"的修辞策略:首句以客观陈述铺垫名品身份,次句用"霸"字稍露贬义,第三句突然转向道德诘问,结句以"温香"柔化批判锋芒。诗中"无言"与"窈窕"形成张力结构,既保留《诗经》"刺而不怒"的温柔敦厚,又注入宋代理学"格物致知"的观照方式。王十朋作为绍兴二十七年状元,借芍药"春深独放"的特性,暗喻在秦桧专权后坚守气节的士林清流,使咏物诗承载起特殊的政治寓言功能。
以上为【芍药】的赏析。
辑评
1.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引《梅溪集注》:"王忠文公咏芍药'无言诮君子',盖讽当时附桧者众,独此花殿春不改其节。"
2. 明·李蓘《宋艺圃集》:"二十字写尽芍药风神,'窈窕有温香'五字尤得物体三昧。"
3. 清·吴之振《宋诗钞》:"梅溪咏物多寓规讽,'霸众芳'似贬实褒,见其超群绝伦之质。"
4.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后二句化用《荀子·非相》'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寄慨遥深。"
5. 钱钟书《宋诗选注》:"'诮'字冷峻,与下句'温'字相激射,见出南宋咏物诗理趣与情韵交融的新变。"
以上为【芍药】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