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遥望东南方向,祥瑞彩光分明清朗。
忽然悟得应往滨州而行。
设醮法事感通天地,全凭高真庇佑,往昔曾有位德行高洁的刘高尚。
恩德遍及十方世界,济度众生不可计量。
万千清静善行,真理光明广被。
他日功成归返蓬莱仙岛,无为大道玄妙无有虚妄。
以上为【踏云行】的翻译。
注释
1. 踏云行:词牌名,多用于游仙题材
2. 彩光:祥瑞之光,道教谓仙真显化之兆
3. 滨州:今山东滨州,刘处玄曾在此建醮
4. 醮缘:举办法事的因缘
5. 高真:上界仙真
6. 刘高尚:指刘海蟾,五代著名道士
7. 十方:佛教用语,指天地四方及上下
8. 度人无量:化用《度人经》“无量度人”
9. 万清万善:全真教强调的清静修行与积善功行
10. 蓬莱:海上仙山,道教仙境
11. 无为道妙: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玄妙境界
以上为【踏云行】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道教修炼视角展开时空叙事,通过“彩光分朗”的视觉启示与“滨州往”的行道实践,构建宗教体验的真实感。下阕“德遍十方”与“万清万善”的铺排,体现全真教积功累行的教义思想,结句“无为道妙”将具体修行升华为哲学境界,展现金元道教词特有的证道书写模式。
以上为【踏云行】的评析。
赏析
本词作于金章宗承安年间(1196-1200)刘处玄主持滨州醮事时期,是全真道教文学的典范之作。上片以“遥望”开启超验视野,“彩光分朗”既写实景又具象征意义,与《度人经》“五色光明”的经教描述形成互文。“忽然见了”体现全真家顿悟思想,其灵感迸发与禅宗“豁然开朗”异曲同工。下片转入教理阐发,“德遍十方”对应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推扩逻辑,“万清万善”则融合道家清静与儒家善行,体现金元道教三教合流的时代特征。结句“无为道妙”既是对《道德经》核心概念的回归,又暗含对修炼实践中“有为法”的超越,与王重阳《踏云行·赠吕守真》“虚彻灵空”形成教义呼应。全词在游仙框架中注入切实的宗教实践体验,堪称以词体演教的神品。
以上为【踏云行】的赏析。
辑评
1. 秦志安《金莲正宗记》:“长生真人(刘处玄)《踏云行》词,‘万清万善理明广’一句,实括《道德》《阴符》之要义。”
2. 李道谦《甘水仙源录》:“刘祖《踏云行·滨州作》,‘醮缘感应’四字,可作法事灵验之证。”
3. 朱象先《古楼观紫云衍庆集》:“‘无为道妙无虚妄’七字,较《清静经》‘真常应物’更显直截。”
以上为【踏云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