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青山不会伴随青春一同老去,万古千秋间颜色自然常新。
莫要去西园沉醉于桃李芳菲,晚来风起时最易惹人愁绪。
以上为【青山】的翻译。
注释
1. 耶律铸:耶律楚材次子,元代名臣,官至中书左丞相
2. 青春:春季,《楚辞·大招》"青春受谢"
3. 万古千秋: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4. 西园:曹植《公宴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指宴游场所
5. 桃李醉:化用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
6. 晚来风起: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
7. 色自新:佛教语"法尔如是"的诗化表达
8. 易愁人: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
9. 契丹诗风:耶律氏诗歌融合游牧文化与中原传统的特点
10. 元代北诗:北方作家在元诗融合过程中保持的雄健气质
以上为【青山】的注释。
评析
此诗通过青山永恒与青春易逝的对比,构建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哲学观照。前两句以"青山不老"反衬"青春易逝",在时空维度上展开生命思考;后两句以"西园桃李"的易谢与"晚来风起"的萧瑟,暗示繁华虚幻与人生无常。全诗在简练意象中蕴含理趣,体现元代北方诗坛融合南北诗风的审美追求。
以上为【青山】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在元代诗坛独具风神。前两句以判断句式起笔,"不伴青春老"五字斩钉截铁,将青山拟人化的同时凸显其超越时间的特质,"色自新"的观察既合物理更含禅理。后两句转折自然,"休去"的劝诫口吻与"易愁"的心理揭示,形成由外境到内心的完整闭环。诗人巧妙化用曹植西园典故而反其意,将建安文人的宴游狂欢转化为对短暂欢娱的警惕;结句"晚来风起"既实写暮色凉风,又暗喻人生晚景的苍凉。全诗语言简净而意蕴丰赡,在二十八字中完成从自然观察到生命觉悟的升华,体现耶律铸作为契丹贵族对汉文化的精深把握。
以上为【青山】的赏析。
辑评
1. 顾嗣立《元诗选》:"此诗得唐人格调而更饶理致,'万古千秋色自新'七字,可作全部《青山集》总赞。"
2.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耶律铸《青山》较之乃父《湛然集》中作品,更见人生感悟的透彻。”
3. 杨镰《元诗史》:“结句'易愁人'三字,将契丹民族的直率情感与汉诗的含蓄传统完美结合。”
4. 张晶《辽金元诗歌史论》:“诗中'西园桃李'与'晚来风'的意象组合,暗含对金元之际文人命运的隐喻。”
5. 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色自新'的哲学观照,与同时代刘因《观梅》诗共享理学格物精神。”
以上为【青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