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南国雨幕笼罩万山幽深,毒雾蛮烟弥漫半月阴霾不散。
公堂庭院细草上秋雨淅沥,宫漏声隔花传来长夜沉沉。
溪流冲破白色水花添新涨,云缭峰峦拖曳青翠掩旧林。
静倚客窗听雨百听不厌,但望天地随处化作甘霖。
以上为【十月十日雨】的翻译。
注释
1. 南州:泛指岭南地区,明代多指两广一带
2. 毒雾蛮烟:指南方山林中的瘴疠之气,古人视为致病之源
3. 公庭:官署庭院,暗示诗人宦游身份
4. 宫漏:古代宫中计时器,此处指官衙更漏
5. 破白:指溪流冲击形成的白色浪花
6. 云岫: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
7. 为霖:化用《尚书·说命》"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喻济世之志
以上为【十月十日雨】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陆深宦游南方时所作,通过描绘秋雨连绵的深山中官舍生活的场景,既展现了岭南特有的自然风貌,又暗含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前六句以工笔手法勾勒"毒雾蛮烟"的异域景观与"公庭宫漏"的宦旅孤寂,尾联陡然升华,将个人听雨的闲情转化为普济苍生的宏愿,体现了传统士大夫"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
以上为【十月十日雨】的评析。
赏析
本诗在空间架构上极具匠心:首联"万山深"与"半月阴"构成垂直与水平维度的压抑空间,颔联通过"公庭细草"与"隔花宫漏"将自然雨景引入人文空间,颈联"溪流破白""云岫拖青"以动态意象打破沉郁氛围。尾联"静倚客窗"的个体微观视角与"乾坤随处"的宇宙宏观视野形成强烈对比,最终在"望为霖"的祈愿中完成从审美静观到社会关怀的精神跃升。全诗通过多感官描写(视觉的毒雾蛮烟、听觉的淅沥雨声与沉沉宫漏)营造出立体的雨境体验,而"失旧林"与"添新涨"的时空变奏,暗喻着诗人对宦海浮沉的复杂感受。
以上为【十月十日雨】的赏析。
辑评
1. 明·顾起纶《国雅品》:"陆詹事深《十月十日雨》结句'乾坤随处望为霖',忠爱溢于言表,得风人之旨"
2.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文裕
以上为【十月十日雨】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