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窃闻君子处己,不欲自恕而苛责他人以非其道。今
执事之于仆,乃有不然者,愿为
执事陈之。
执事,仆之父行也。神宗之末,与
大人同朝,相得甚欢。其后乃有欲终事
执事而不能者,
执事当自
追忆其故,不必仆言之也。
大人削官归,仆时方少,每侍,未尝不念
执事之才而嗟惜者弥日。及仆稍长,知读书,求友
金陵,将戒途,而
大人送之曰:“
金陵有御史成公勇者,虽于我为后进,我常心重之。汝至,当以为师。又有老友方公孔照,汝当持刺拜于床下。”语不及
执事。及至
金陵,则成公已得罪去,仅见方公,而其子以智者,仆之夙交也,以此晨夕过从。
执事与方公,同为父行,理当谒,然而不敢者,
执事当自
追忆其故,不必仆言之也。今
执事乃责仆与方公厚,而与
执事薄。噫,亦过矣。
忽一日,有王
将军过仆甚恭。每一至,必邀仆为诗歌,既得之,必喜,而为仆贳酒奏伎,招游舫,携山屐,殷殷积旬不倦。仆初不解,既而疑以问
将军。
将军乃屏人以告仆曰:“是皆阮
光禄所愿纳交于君者也,
光禄方为诸君所诟,愿更以道之君之友陈君定生、吴君次尾,庶稍湔jiān乎。”仆容谢之曰:“
光禄身为贵卿,又不少佳宾客,足自娱,安用此二三书生为哉。仆道之两君,必重为两君所绝。若仆独私从
光禄游,又窃恐无益
光禄。辱相款八日,意良厚,然不得不绝矣。”凡此皆仆平心称量,自以为未甚太过,而
执事顾含怒不已,仆诚无所逃罪矣!
昨夜方寝,而杨令君文骢叩门
过仆曰:“左
将军兵且来,都人汹汹,阮
光禄扬言于清议堂,云子与有旧,且应之于内,子盍行乎。”仆乃知
执事不独见怒,而且恨之,欲置之族灭而后快也。仆与左诚有旧,亦已奉熊尚书之教,驰书止之,其
心事尚不可知。若其犯顺,则贼也;仆诚应之于内,亦贼也。士君子稍知礼义,何至甘心作贼!
万一有焉,此必日暮途穷,倒行而逆施,若昔日干儿义孙之徒,计无复之,容出于此。而仆岂其人耶,何
执事文织之深也!
窃怪
执事常愿下交天
下士,而展转蹉跎,乃至嫁祸而灭人之族,亦甚违其本念。倘一旦
追忆天
下士所以相远之故,未
必不悔,悔未
必不改。果悔且改,静待之数年,
心事未
必不暴白。
心事果暴白,天
下士未
必不接踵而至执事之门。仆果见天
下士接踵而至执事之门,亦必且随属其后,长揖谢过,岂为晚乎?而奈何阴毒左计一至于此!
仆今已遭乱无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独惜
执事忮机一动,长伏草莽则已,
万一复得志,必至杀尽天
下士以酧其宿所不快,则是使天
下士终不复至
执事之门,而后世操简书以议
执事者,不能如仆之词微而义婉也。仆且去,可以不言,然恐
执事不察,终谓仆于长者傲,故敢述其区区,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