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拂晓时分散关山门开启,青石路面洁净无尘。
骑着白马高谈阔论而去,伴着青牛紫气东来。
重重关隘下临深谷,连绵楼阁依山而建。
今日扬鞭策马过关,绝非终军弃繻那般决绝。
以上为【散关晨度】的翻译。
注释
1. 散关:大散关,位于陕西宝鸡,为秦蜀交通咽喉
2. 凌旦:破晓时分,《梁元帝纂要》载“天明日凌旦”
3. 白马高谭:用战国公孙龙“白马非马”典,喻雄辩之才
4. 青牛真气:用老子骑青牛出关典,尹喜见紫气东来
5. 巨壑:指散关北临的渭河峡谷
6. 弃繻:用汉终军过关弃繻(帛制通行证)典,示立志不移
以上为【散关晨度】的注释。
评析
此诗展现王勃早期诗歌的雄浑气象与用典功力。全诗以时空交织的笔法,将散关险峻的地理特征与历史典故巧妙融合。“白马高谭”与“青牛真气”形成儒道精神的对仗,尾联反用终军典故,在自信昂扬中暗含对仕途的期许,体现初唐四杰共有的进取精神。
以上为【散关晨度】的评析。
赏析
本诗是王勃七律未成熟前的五言佳作。首联以“凌旦开”的动态描写激活关山意象,“无尘埃”既写实景又喻心境。颔联用典精妙,“白马”“青牛”色彩对照鲜明,构建儒道互补的精神格局。颈联“重门”与“连栋”的工对,强化关隘险要之势,“巨壑”“崇隈”的夸张笔法见出杜甫“齐鲁青未了”的先声。尾联“扬策度”的现时动作与“弃繻回”的历史典故形成张力,在否定中完成自我定位,展现初唐士人既慕古贤又自信当下的独特心态。全诗对仗工稳而气脉流动,已初现盛唐气象的端倪。
以上为【散关晨度】的赏析。
辑评
1. 明·杨慎《升庵诗话》:“王子安《散关晨度》,骨气充盈。‘青牛真气’句,化用《关尹内传》如盐著水。”
2.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王勃五言,‘即今扬策度’何等气魄!虽未脱六朝藻绘,已具盛唐筋骨。”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重门临巨壑’写险如画,结用终军事而反其意,正是少年俊迈本色。”
4. 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此诗作于入蜀途中,白马青牛一联,见其熔铸典故之巧,下启李商隐用典法门。”
5. 聂石樵《唐代文学史》:“王勃将羁旅行役题材提升到哲学高度,‘非是弃繻回’的自觉意识,标志初唐诗人主体精神的觉醒。”
以上为【散关晨度】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