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录鬼簿序

贤愚寿夭,死生祸褔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
盖阴阳之诎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
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
此固未暇论也。
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
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独不知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
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著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
余因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弥久,湮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则亦幸矣。
名之曰录鬼簿。
嗟乎!
余亦鬼也。
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逺,余又何幸焉?
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噉蛤蜊,别与知味者道。
至顺元年龙集庚午月建甲申二十二日辛未古汴钟嗣成序。

翻译

展开更多

注释

展开更多

评析

展开更多

赏析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钟嗣成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