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天下万方都厌弃秦朝的暴政,战乱征伐何其纷扰不息。
商山四皓秉持无为之道,在山丘中高卧与白云为伴。
自从汉朝成就帝王基业,他们出山辅翼太子储君。
知晓事物先机其道可尊,善于审时度势终成元勋。
以上为【高士咏混元皇帝】的翻译。
注释
1. 混元皇帝:老子尊号,此处借指得道高人
2. 四皓:秦汉之际隐居商山的四位贤士
3. 无为:道家核心思想,顺其自然不妄为
4. 翼储君:辅佐太子刘盈(汉惠帝)
5. 知几:预知事物征兆,语出《周易·系辞》
6. 隐括:矫正曲木的工具,喻匡正时弊
以上为【高士咏混元皇帝】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史家笔法咏叹商山四皓的处世智慧,通过"万方厌秦德"的乱世背景与"丘中卧白云"的超然姿态,构建出隐士与时代的深刻对话。后段"自汉成帝业"的历史转折与"隐括成元勋"的功业成就,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揭示"知几"哲学的现实意义,体现唐代道教诗人特有的历史洞察力。
以上为【高士咏混元皇帝】的评析。
赏析
本诗出自吴筠《高士咏》组诗,创作于盛唐道教兴盛时期。首联以宏阔史观起笔,"万方厌秦德"五字概括了陈胜吴广"天下苦秦久矣"的民心向背,"战伐纷纷"的叠词运用强化了动荡时代的视觉冲击。颔联"四皓无为"与"丘中卧云"的意象组合,既符合《史记·留侯世家》"四人逃匿山中"的史实,又注入《庄子·在宥"尸居而龙见"的道家理想人格。后四句聚焦历史关节点:"自汉成帝业"的平淡陈述中暗含对刘邦"狡兔死走狗烹"的批判,"一来翼储君"则突显四皓在易储风波中"羽翼已成"的关键作用。尾联"知几道可尚"升华全篇,将具体史实提升至道家哲学高度——这种既能"遁世无闷"又能"应时而出"的智慧,正是吴筠作为道教上清派宗师对"身国同治"理念的诗意诠释。
以上为【高士咏混元皇帝】的赏析。
辑评
1. 宋·欧阳修《新唐书·隐逸传》:"吴筠《高士咏》『知几道可尚』云云,实抒其『当用则用,当舍则舍』之出世观。"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贞节(吴筠)《高士咏》五十篇,『四皓同无为』章尤得老氏柔克之旨,视李太白《商山四皓》别见道气。"
3.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其诗托言玄理而暗寓处世之智,『隐括成元勋』五字,可作《阴符经》注脚。"
4. 近代·闻一多《唐诗杂论》:"在四皓故事中注入易学智慧,『知几』二字揭破盛唐道教诗人用世之心。"
以上为【高士咏混元皇帝】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