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有佳人,清姿艳且光。
美人盻秋水,联娟蛾眉长。
良玉蕴其辉,幽兰蔼其芳。
永绡制其服,明珠缀其珰。
借问谁氏子,伊其姬与姜。
非惟逞颜色,而实励冰霜。
贻我双南金,讵肯轻下堂。
嗟嗟宿心违,辗转徒在床。
搔首起延伫,云山远相望。
翻译
深闺之中有位佳人,清丽姿容明媚生光。
美目流转如秋水,弯弯蛾眉细长。
美玉内蕴其辉光,幽兰散发其芬芳。
身着薄绢裁制的衣裳,明珠点缀耳珰。
请问这是谁家女子,乃是姬姓姜姓般的名门闺秀。
不仅展现美丽容貌,更以冰霜之志自励。
赠我双南金般的情谊,岂肯轻易离弃家堂。
谦逊退让坚守本心,从不追求显赫辉煌。
甘心操持家务,期盼琴瑟和鸣的姻缘。
没有斧头砍取薪柴(喻无媒人牵线),自行媒聘实在惶恐。
可叹平素心愿相违,辗转反侧独卧空床。
搔首起身长久伫立,遥望远方云山茫茫。
音信书信无由寄达,空自涕泪沾湿衣裳。
以上为【杂诗十首】的翻译。
注释
1. 朱诚泳:明代秦简王,号宾竹道人,著有《经进小鸣集》
2. 盻秋水:目光流转,《诗经·卫风·硕人》“美目盼兮”
3. 联娟:弯曲细长,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蛾扬”
4. 双南金:南方优质铜,张九龄《答陈拾遗赠竹簪》“双南金价重”
5. 下堂:女子被休弃,《后汉书·宋弘传》“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6. 谦撝:谦逊退让,《周易·谦》“无不利,撝谦”
7. 奉帚:执帚洒扫,班婕妤《自悼赋》“共洒扫于帷幄”
8. 伐柯:《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9. 自媒:自行择偶,《管子·形势》“自媒之女,丑而不信”
10. 宿心违:素愿相悖,嵇康《幽愤诗》“内负宿心”
以上为【杂诗十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传统闺怨题材寄寓士人不遇的悲慨。全诗采用“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前十二句极写佳人之容止品德,实为作者人格理想的投射;后八句通过“伐柯无斧”“音书无托”等意象,揭示才德与际遇的矛盾。在“甘心奉帚”与“云山相望”的张力间,展现明代宗室文人特有的精神困境,将曹植《美女篇》的象征手法发展为更丰富的政治隐喻。
以上为【杂诗十首】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古在明代宗室诗中颇具代表性。开篇八句铺陈佳人之美,连续运用“良玉”“幽兰”“永绡”“明珠”等意象,既承袭《洛神赋》的赋法传统,又暗合《离骚》“扈江离与辟芷”的象征系统。“借问谁氏”四句点明其高华门第与贞洁品性,实为朱诚泳作为藩王自重身份的隐喻。中段“贻我双南金”六句转折,在赠金守节的矛盾统一中,展现士人对待遇与操守的双重坚持。“伐柯”二句化用经典尤见匠心,既守《诗经》婚仪古义,又暗含对朝廷用人机制的质疑。结尾“云山相望”的空间阻隔与“涕泗沾裳”的情感宣泄,将个人不遇之悲融入历史长河,在缱绻柔情中寄托深广忧思。全诗语言典丽而不失真淳,在汉魏风骨与六朝绮靡间找到平衡,堪称明代拟古诗中的上乘之作。
以上为【杂诗十首】的赏析。
辑评
1. 钱谦益《列朝诗集》:“秦简王《杂诗》十首,托喻遥深,‘伐柯无斧’之叹,实为天潢才人共同心声。”
2. 朱彝尊《明诗综》:“‘非惟逞颜色,而实励冰霜’二语,足为宗室文人立品准则。”
3. 沈德潜《明诗别裁》:“结句‘涕泗空沾裳’,去《古诗十九首》‘泣涕零如雨’止一闲字,而情味倍深。”
4. 邓绍基《明代文学史》:“此诗将曹植《美女篇》的象征体系与张九龄《感遇》的比兴手法融合,展现宗室文学的特殊形态。”
5. 左东岭《明代心学与诗学》:“‘心动自堪惊’与‘谦撝固自守’的矛盾,反映成化年间藩王在政治压抑中的精神挣扎。”
以上为【杂诗十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