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微凉初起贴近地面,行踪渐渐向上攀登。
远处树丛漏出人语声,斜阳映照明亮的句容城。
推门寻访葛洪故迹,投宿旅店倚靠茅山。
天明又催僮仆起身,马头前方传来晨钟。
以上为【过句容作】的翻译。
注释
1. 句容:今江苏句容市,邻近南京
2. 葛令:指葛洪,曾为句容令,后炼丹茅山
3. 茅峰:茅山主峰,道教第八洞天
4. 曙钟:拂晓寺院钟声
以上为【过句容作】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简淡笔触勾勒旅途中的时空流转,通过"微凉贴地"的触觉感知与"斜阳明城"的视觉印象,构建出秋日行旅的立体画卷。诗中"远树人语"的听觉穿插与"茅峰倚店"的空间锚定,在动静交替间展现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关注,尾联"催僮起"的晨间匆忙与"闻曙钟"的悠远清音,在尘世奔波与方外召唤间形成微妙张力。
以上为【过句容作】的评析。
赏析
本诗创作于明末陈子升游历江南时期,是其纪行诗中的清隽之作。首联"微凉初贴地"以通感手法起笔,"贴"字既写秋凉漫漶之态,又暗合谢朓"馀霞散成绮"的细腻观察;"稍稍上行踪"的缓速推进,与王维"随山将万转"的太行跋涉形成不同节奏的旅途叙事。颔联"远树漏人语"巧用"漏"字,既符合林木掩映的物理特性,又赋予寻常人声以神秘质感;"斜阳明句容"则如摄影中的逆光镜头,将地理名称转化为诗意图景,与温庭筠"鸡声茅店月"的经典意象遥相呼应。颈联"排门询葛令"的访古冲动,折射明遗民对道教隐逸传统的追慕;"宿店倚茅峰"则以山体为枕的想象,将暂栖之地纳入永恒自然。尾联"催僮起"的尘世催促与"闻曙钟"的方外召唤,在黎明时分达成短暂平衡,这种在奔波中寻求安顿的生命姿态,正是明清易代之际士人漂泊生涯的典型写照。
以上为【过句容作】的赏析。
辑评
1. 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乔生(陈子升)《过句容》诗『远树漏人语,斜阳明句容』,视谢玄晖『馀霞散成绮』别具疏野之趣。"
2.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排门询葛令』一联,寄慨深远,盖以稚川(葛洪)自喻其遗民心事。"
3. 汪宗衍《明末广东抗清诗人评传》:"结句『马头闻曙钟』五字,写尽乱离人晨昏奔波之状,可与邝露『马上听朝鸡』并读。"
4. 严志雄《体物、记忆与遗民情境》:"通过地理空间的诗意转化,在行旅题材中注入易代之际的时间焦虑,『明又催僮起』的重复性暗示永续的流亡。"
以上为【过句容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