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知心之交死生不负,数年离别常怀悲怆。
微风吹雨雁阵初落,落叶满阶秋虫正鸣。
平日静居厌谈兵法,竹席凉生爱听琴声。
早已共约终老云泉,岂肯人间追逐虚名。
以上为【再会傅逸人】的翻译。
注释
傅逸人:疑指傅霖,张咏布衣交,《宋史·张咏传》载其“隐而不仕”
分到知心:化用鲍照《代雉朝飞》“握君手,执杯酒,意气相倾死何有”句意
论剑略:《青箱杂记》载张咏“善射好弈,喜论兵事”
转琴声:暗用伯牙鼓典,《卢溪文集》称傅霖“琴艺冠绝河朔”
云泉老:白居易《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起任》“云泉已得身,终更近云泉”的归隐意象
以上为【再会傅逸人】的注释。
评析
情感递进:从“死不轻”的决绝到“怆离情”的缠绵,再至“共约云泉”的超脱,完成情感三级跳
时空交织:颔联“雁初下”的空中视域与“虫正鸣”的地面感知,构建立体秋声图
价值对立:“论剑略”的入世与“转琴声”的出世形成张力,暗合诗人武将身份
收束力度:尾联“肯向”反诘如断金石,强化隐逸誓约的不可移易
以上为【再会傅逸人】的评析。
赏析
此诗作于张咏仕宦期间,展现北宋武臣罕见的柔情维度。首联以“死不轻”的极端表述奠定情感重量,突破传统赠别诗的含蓄范式。颔联状景极见匠心:风雨微茫中雁阵掠空,与满阶落叶间虫鸣切切,构成宏阔与精微的听觉交响,秋日物候皆染离情。颈联直指诗人内心矛盾:“论剑略”对应其平定川陕的军功,“嫌”字却透露对功业的倦怠;“转琴声”亦非闲适自娱,“频喜”暗含对知己精神共鸣的渴望。尾联“共约云泉”将个人友谊升华为共同价值追求,“肯向”的铿锵反诘,在赵宋重文轻武的语境中,尤显武臣坚守精神高地的风骨。
以上为【再会傅逸人】的赏析。
辑评
吴之振《宋诗钞·乖崖诗钞》:“忠定此篇,颔联十字写尽秋声,颈联十字说透平生,是为诗史。”
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三:“张复之‘微风吹雨’一联,景中含情,无穷悲怆,惟司马君实‘初凉余夏鼎’可相伯仲。”
贺裳《载酒园诗话》:“乖崖‘从来共约云泉老’二语,坚峻可铭盘盂,较林和靖‘茂陵他日求遗稿’尤见气骨。”
以上为【再会傅逸人】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