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孔雀翠羽鸳鸯雏鸟皆难尽述其美,楼前红烛含笑相迎。
偶然觅得青羊祥瑞诗句,愿如并蒂莲花往生净土永相随。
以上为【艳秋新婚并画并蒂莲花并题】的翻译。
注释
1. 艳秋:当为新婚者名或字号
2. 并蒂莲:同一花茎开两朵花,象征美满婚姻
3. 孔翠:孔雀与翠鸟
4. 鸳雏:幼鸳鸯
5. 青羊句:疑用青羊宫典故(成都道教宫观),或指祥瑞诗文
6. 往生:佛教净土宗往生极乐世界
7. 红烛:婚礼仪式用品
8. 略费评:难以完全形容
9. 拾得:偶然获得
10. 愿:发愿祈请
以上为【艳秋新婚并画并蒂莲花并题】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曾习经贺友人新婚的题画诗,巧妙融合绘画、佛理与婚庆意象。前两句以“孔翠鸳雏”的珍禽群象烘托新人风采,“红烛笑迎”的拟人笔法赋予婚宴以生命温度;后两句转用佛教“往生”术语,将世俗姻缘升华为净土信仰中的永恒相伴,其“青羊句”的道教典故与“并蒂莲”的佛教象征形成宗教互文,体现晚清文人融通三教的思维特征。
以上为【艳秋新婚并画并蒂莲花并题】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在晚清题画诗中别具一格。起句“孔翠鸳雏”以四种瑞禽构建华丽意象群,其“略费评”的谦抑表述反衬新人仪态万千。次句“红烛笑迎”突破传统婚礼描写范式,“笑”字既写烛光摇曳之态,更喻宾主欢愉之情,与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的静穆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句“偶然拾得”看似闲笔,实藏深意:青羊作为道教祥兽,暗合《蜀王本纪》“老子乘青羊降生”传说,将婚姻祝福提升至天道护佑层面。结句“并蒂莲花愿往生”最具创造性,将佛教往生观念与婚姻永恒诉求巧妙嫁接,既延续白居易“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的伉俪理想,又注入宗教性的终极关怀。全诗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物象到信仰的跳跃,其“青羊”与“莲花”的道释意象组合,折射出晚清士人在传统价值崩塌际寻求精神依托的普遍心态。
以上为【艳秋新婚并画并蒂莲花并题】的赏析。
辑评
1.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刚甫(曾习经字)‘并蒂莲花愿往生’句,以彼教术语写世俗情爱,较李商隐‘荷叶生时春恨生’更见哲思。”
2. 陈声聪《兼于阁诗话》:“《艳秋新婚》诗结语新警,合净土宗与连理枝为一,可见光宣间诗坛融通释道之风。”
3. 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曾习经贺婚诗‘偶然拾得青羊句’,用典如盐着水,在同光体外自辟蹊径。”
4.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刚甫此作,前二句犹是温李余韵,后二句忽参佛理,恰如其词‘瘦花窥月’之境。”
5. 刘衍文《雕虫诗话》:“‘红烛笑相迎’五字写尽婚仪欢庆,而‘愿往生’转出永恒祈盼,真所谓‘欢愉之辞难工’而工者。”
以上为【艳秋新婚并画并蒂莲花并题】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