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
西至于空桐,登鸡头。
南至于江,登熊、湘。
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
获宝鼎,迎日推筴。
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
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
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黄帝崩,葬桥山。
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
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
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
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
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
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普施利物,不于其身。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顺天之义,知民之急。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其色郁郁,其德嶷嶷。
其动也时,其服也士。
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
娶娵訾氏女,生挚。
帝喾崩,而挚代立。
帝挚立,不善,崩。
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帝尧者,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
能明驯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便章百姓。
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
敬道日出,便程东作。
日中,星鸟,以殷中春。
其民析,鸟兽字微。
申命羲叔,居南交。
便程南为,敬致。
日永,星火,以正中夏。
其民因,鸟兽希革。
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
敬道日入,便程西成。
夜中,星虚,以正中秋。
其民夷易,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
便在伏物。
日短,星昴,以正中冬。
其民燠,鸟兽氄毛。
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尧曰:「谁可顺此事?
」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
」尧曰:「吁!
顽凶,不用。
」尧又曰:「谁可者?
」欢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
」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尧又曰:「嗟!
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
」皆曰鲧可。
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
」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
」尧于是听岳用鲧。
九载,功用不成。
尧曰:「嗟!
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
」岳应曰:「鄙德忝帝位。
」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
」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闲,曰虞舜。
」尧曰:「然,朕闻之。
其何如?
」岳曰:「盲者子。
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
」尧曰:「吾其试哉。
」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
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
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
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
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
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
女登帝位。
」舜让于德,不怿。
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
文祖者,尧大祖也。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舜乃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
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
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望秩于山川。
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
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
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
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
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肇十有二州,决川。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眚灾过,赦;怙终贼,刑。
钦哉,钦哉,惟刑之静哉!
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
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彊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
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
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
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百姓悲哀,如丧父母。
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
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
舜曰:「天也夫!
」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虞舜者,名曰重华。
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
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
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
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懈。
舜,冀州之人也。
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
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
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舜年二十以孝闻。
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
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舜居妫汭,内行弥谨。
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
尧九男皆益笃。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
舜乃以两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
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
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
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
象曰:「本谋者象。
」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
」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
舜往见之。
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
」舜曰:「然,尔其庶矣!
」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
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
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
至于尧,尧未能举。
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
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
此三族世忧之。
至于尧,尧未能去。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
天下恶之,比之三凶。
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
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
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
摄政八年而尧崩。
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
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
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
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
」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
」舜曰:「嗟,然!
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
」禹拜稽首,让于稷、契与皋陶。
舜曰:「然,往矣。
」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
」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
」舜曰:「谁能驯予工?
」皆曰垂可。
于是以垂为共工。
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
」皆曰益可。
于是以益为朕虞。
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
舜曰:「往矣,汝谐。
」遂以朱虎、熊罴为佐。
舜曰:「嗟!
四岳,有能典朕三礼?
」皆曰伯夷可。
舜曰:「嗟!
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
」伯夷让夔、龙。
舜曰:「然。
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于!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
」舜曰:「嗟!
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
」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远近众功咸兴。
分北三苗。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
方五千里,至于荒服。
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
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
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
封弟象为诸侯。
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
十七年而崩。
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
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
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
服其服,礼乐如之。
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
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
契为商,姓子氏。
弃为周,姓姬氏。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
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
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
书缺有闲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
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翻译
以上为史记 · 十二本纪 · 五帝本纪的翻译。
评析
以上为史记 · 十二本纪 · 五帝本纪的评析。
赏析
以上为史记 · 十二本纪 · 五帝本纪的赏析。
拼音版
shǐ jì shí èr běn jì wǔ dì běn jì。
史记 · 十二本纪 · 五帝本纪。
sī mǎ qiān。
司马迁。
huáng dì zhě,
黄帝者,
shǎo diǎn zhī zǐ,
少典之子,
xìng gōng sūn,
姓公孙,
míng yuē xuān yuán。
名曰轩辕。
shēng ér shén líng,
生而神灵,
ruò ér néng yán,
弱而能言,
yòu ér xùn qí,
幼而徇齐,
zhǎng ér dūn mǐn,
长而敦敏,
chéng ér cōng míng。
成而聪明。
xuān yuán zhī shí,
轩辕之时,
shén nóng shì shì shuāi。
神农氏世衰。
zhū hóu xiāng qīn fá,
诸侯相侵伐,
bào nüè bǎi xìng,
暴虐百姓,
ér shén nóng shì fú néng zhēng。
而神农氏弗能征。
yú shì xuān yuán nǎi xí yòng gān gē,
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
yǐ zhēng bù xiǎng,
以征不享,
zhū hóu xián lái bīn cóng。
诸侯咸来宾从。
ér chī yóu zuì wéi bào,
而蚩尤最为暴,
mò néng fá。
莫能伐。
yán dì yù qīn líng zhū hóu,
炎帝欲侵陵诸侯,
zhū hóu xián guī xuān yuán。
诸侯咸归轩辕。
xuān yuán nǎi xiū dé zhèn bīng,
轩辕乃修德振兵,
zhì wǔ qì,
治五气,
yì wǔ zhǒng,
蓺五种,
fǔ wàn mín,
抚万民,
dù sì fāng,
度四方,
jiào xióng pí pí xiū chū hǔ,
教熊罴貔貅貙虎,
yǐ yǔ yán dì zhàn yú bǎn quán zhī yě。
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sān zhàn,
三战,
rán hòu dé qí zhì。
然后得其志。
chī yóu zuò luàn,
蚩尤作乱,
bù yòng dì mìng。
不用帝命。
yú shì huáng dì nǎi zhēng shī zhū hóu,
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
yǔ chī yóu zhàn yú zhuō lù zhī yě,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suì qín shā chī yóu。
遂禽杀蚩尤。
ér zhū hóu xián zūn xuān yuán wèi tiān zǐ,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
dài shén nóng shì,
代神农氏,
shì wèi huáng dì。
是为黄帝。
tiān xià yǒu bù shùn zhě,
天下有不顺者,
huáng dì cóng ér zhēng zhī,
黄帝从而征之,
píng zhě qù zhī,
平者去之,
pī shān tōng dào,
披山通道,
wèi cháng níng jū。
未尝宁居。
dōng zhì yú hǎi,
东至于海,
dēng wán shān,
登丸山,
jí dài zōng。
及岱宗。
xī zhì yú kōng tóng,
西至于空桐,
dēng jī tóu。
登鸡头。
nán zhì yú jiāng,
南至于江,
dēng xióng xiāng。
登熊、湘。
běi zhú xūn yù,
北逐荤粥,
hé fú fǔ shān,
合符釜山,
ér yì yú zhuō lù zhī ā。
而邑于涿鹿之阿。
qiān xǐ wǎng lái wú cháng chù,
迁徙往来无常处,
yǐ shī bīng wèi yíng wèi。
以师兵为营卫。
guān míng jiē yǐ yún mìng,
官名皆以云命,
wèi yún shī。
为云师。
zhì zuǒ yòu dà jiān,
置左右大监,
jiān yú wàn guó。
监于万国。
wàn guó hé,
万国和,
ér guǐ shén shān chuān fēng shàn yǔ wèi duō yān。
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
huò bǎo dǐng,
获宝鼎,
yíng rì tuī cè。
迎日推筴。
jǔ fēng hòu lì mù cháng xiān dà hóng yǐ zhì mín。
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
shùn tiān dì zhī jì yōu míng zhī zhàn sǐ shēng zhī shuō cún wáng zhī nán。
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
shí bō bǎi gǔ cǎo mù,
时播百谷草木,
chún huà niǎo shòu chóng é,
淳化鸟兽虫蛾,
páng luó rì yuè xīng chén shuǐ bō tǔ shí jīn yù,
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
láo qín xīn lì ěr mù,
劳勤心力耳目,
jié yòng shuǐ huǒ cái wù。
节用水火材物。
yǒu tǔ dé zhī ruì,
有土德之瑞,
gù hào huáng dì。
故号黄帝。
huáng dì èr shí wǔ zǐ,
黄帝二十五子,
qí dé xìng zhě shí sì rén。
其得姓者十四人。
huáng dì jū xuān yuán zhī qiū,
黄帝居轩辕之丘,
ér qǔ yú xī líng zhī nǚ,
而娶于西陵之女,
shì wèi léi zǔ。
是为嫘祖。
léi zǔ wèi huáng dì zhèng fēi,
嫘祖为黄帝正妃,
shēng èr zi,
生二子,
qí hòu jiē yǒu tiān xià qí yī yuē xuán xiāo,
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
shì wèi qīng yáng,
是为青阳,
qīng yáng jiàng jū jiāng shuǐ qí èr yuē chāng yì,
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
jiàng jū ruò shuǐ。
降居若水。
chāng yì qǔ shǔ shān shì nǚ,
昌意娶蜀山氏女,
yuē chāng pū,
曰昌仆,
shēng gāo yáng,
生高阳,
gāo yáng yǒu shèng dé yān。
高阳有圣德焉。
huáng dì bēng,
黄帝崩,
zàng qiáo shān。
葬桥山。
qí sūn chāng yì zhī zǐ gāo yáng lì,
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
shì wèi dì zhuān xū yě。
是为帝颛顼也。
dì zhuān xū gāo yáng zhě,
帝颛顼高阳者,
huáng dì zhī sūn ér chāng yì zhī zǐ yě。
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jìng yuān yǐ yǒu móu,
静渊以有谋,
shū tōng ér zhī shì yǎng cái yǐ rèn dì,
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
zài shí yǐ xiàng tiān,
载时以象天,
yī guǐ shén yǐ zhì yì,
依鬼神以制义,
zhì qì yǐ jiào huà,
治气以教化,
jié chéng yǐ jì sì。
絜诚以祭祀。
běi zhì yú yōu líng,
北至于幽陵,
nán zhì yú jiāo zhǐ,
南至于交阯,
xī zhì yú liú shā,
西至于流沙,
dōng zhì yú pán mù。
东至于蟠木。
dòng jìng zhī wù,
动静之物,
dà xiǎo zhī shén,
大小之神,
rì yuè suǒ zhào,
日月所照,
mò bù dǐ shǔ。
莫不砥属。
dì zhuān xū shēng zǐ yuē qióng chán。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
zhuān xū bēng,
颛顼崩,
ér xuán xiāo zhī sūn gāo xīn lì,
而玄嚣之孙高辛立,
shì wèi dì kù。
是为帝喾。
dì kù gāo xīn zhě,
帝喾高辛者,
huáng dì zhī zēng sūn yě。
黄帝之曾孙也。
gāo xīn fù yuē jiǎo jí,
高辛父曰蟜极,
jiǎo jí fù yuē xuán xiāo,
蟜极父曰玄嚣,
xuán xiāo fù yuē huáng dì。
玄嚣父曰黄帝。
zì xuán xiāo yǔ jiǎo jí jiē bù dé zài wèi,
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
zhì gāo xīn jí dì wèi。
至高辛即帝位。
gāo xīn yú zhuān xū wèi zú zi。
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gāo xīn shēng ér shén líng,
高辛生而神灵,
zì yán qí míng。
自言其名。
pǔ shī lì wù,
普施利物,
bù yú qí shēn。
不于其身。
cōng yǐ zhī yuǎn,
聪以知远,
míng yǐ chá wēi。
明以察微。
shùn tiān zhī yì,
顺天之义,
zhī mín zhī jí。
知民之急。
rén ér wēi,
仁而威,
huì ér xìn,
惠而信,
xiū shēn ér tiān xià fú。
修身而天下服。
qǔ dì zhī cái ér jié yòng zhī,
取地之财而节用之,
fǔ jiào wàn mín ér lì huì zhī,
抚教万民而利诲之,
lì rì yuè ér yíng sòng zhī,
历日月而迎送之,
míng guǐ shén ér jìng shì zhī。
明鬼神而敬事之。
qí sè yù yù,
其色郁郁,
qí dé yí yí。
其德嶷嶷。
qí dòng yě shí,
其动也时,
qí fú yě shì。
其服也士。
dì kù gài zhí zhōng ér biàn tiān xià,
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
rì yuè suǒ zhào,
日月所照,
fēng yǔ suǒ zhì,
风雨所至,
mò bù cóng fú。
莫不从服。
dì kù qǔ chén fēng shì nǚ,
帝喾娶陈锋氏女,
shēng fàng xūn。
生放勋。
qǔ jū zī shì nǚ,
娶娵訾氏女,
shēng zhì。
生挚。
dì kù bēng,
帝喾崩,
ér zhì dài lì。
而挚代立。
dì zhì lì,
帝挚立,
bù shàn,
不善,
bēng。
崩。
ér dì fàng xūn lì,
而弟放勋立,
shì wèi dì yáo。
是为帝尧。
dì yáo zhě,
帝尧者,
fàng xūn。
放勋。
qí rén rú tiān,
其仁如天,
qí zhī rú shén。
其知如神。
jiù zhī rú rì,
就之如日,
wàng zhī rú yún。
望之如云。
fù ér bù jiāo,
富而不骄,
guì ér bù shū。
贵而不舒。
huáng shōu chún yī,
黄收纯衣,
tóng chē chéng bái mǎ。
彤车乘白马。
néng míng xún dé,
能明驯德,
yǐ qīn jiǔ zú。
以亲九族。
jiǔ zú jì mù,
九族既睦,
biàn zhāng bǎi xìng。
便章百姓。
bǎi xìng zhāo míng,
百姓昭明,
hé hé wàn guó。
合和万国。
nǎi mìng xī hé,
乃命羲、和,
jìng shùn hào tiān,
敬顺昊天,
shù fǎ rì yuè xīng chén,
数法日月星辰,
jìng shòu mín shí。
敬授民时。
fēn mìng xī zhòng,
分命羲仲,
jū yù yí,
居郁夷,
yuē yáng gǔ。
曰旸谷。
jìng dào rì chū,
敬道日出,
biàn chéng dōng zuò。
便程东作。
rì zhōng,
日中,
xīng niǎo,
星鸟,
yǐ yīn zhōng chūn。
以殷中春。
qí mín xī,
其民析,
niǎo shòu zì wēi。
鸟兽字微。
shēn mìng xī shū,
申命羲叔,
jū nán jiāo。
居南交。
biàn chéng nán wèi,
便程南为,
jìng zhì。
敬致。
rì yǒng,
日永,
xīng huǒ,
星火,
yǐ zhèng zhōng xià。
以正中夏。
qí mín yīn,
其民因,
niǎo shòu xī gé。
鸟兽希革。
shēn mìng hé zhòng,
申命和仲,
jū xī tǔ,
居西土,
yuē mèi gǔ。
曰昧谷。
jìng dào rì rù,
敬道日入,
biàn chéng xī chéng。
便程西成。
yè zhōng,
夜中,
xīng xū,
星虚,
yǐ zhèng zhōng qiū。
以正中秋。
qí mín yí yì,
其民夷易,
niǎo shòu máo xiǎn。
鸟兽毛毨。
shēn mìng hé shū,
申命和叔,
jū běi fāng,
居北方,
yuē yōu dōu。
曰幽都。
biàn zài fú wù。
便在伏物。
rì duǎn,
日短,
xīng mǎo,
星昴,
yǐ zhèng zhōng dōng。
以正中冬。
qí mín yù,
其民燠,
niǎo shòu rǒng máo。
鸟兽氄毛。
suì sān bǎi liù shí liù rì,
岁三百六十六日,
yǐ rùn yuè zhèng sì shí。
以闰月正四时。
xìn chì bǎi guān,
信饬百官,
zhòng gōng jiē xìng。
众功皆兴。
yáo yuē shuí kě shùn cǐ shì fàng qí yuē sì zǐ dān zhū kāi míng。
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
yáo yuē xū wán xiōng,
」尧曰:「吁!顽凶,
bù yòng。
不用。
yáo yòu yuē shuí kě zhě huān dōu yuē gòng gōng páng jù bù gōng,
」尧又曰:「谁可者?」欢兜曰:「共工旁聚布功,
kě yòng。
可用。
yáo yuē gòng gōng shàn yán,
」尧曰:「共工善言,
qí yòng pì,
其用僻,
shì gōng màn tiān,
似恭漫天,
bù kě。
不可。
yáo yòu yuē jiē sì yuè shāng shāng hóng shuǐ tāo tiān,
」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
hào hào 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浩浩怀山襄陵,
xià mín qí yōu,
下民其忧,
yǒu néng shǐ zhì zhě jiē yuē gǔn kě。
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
yáo yuē gǔn fù mìng huǐ zú,
尧曰:「鲧负命毁族,
bù kě。
不可。
yuè yuē yì zāi,
」岳曰:「异哉,
shì bù kě yòng ér yǐ。
试不可用而已。
yáo yú shì tīng yuè yòng gǔn。
」尧于是听岳用鲧。
jiǔ zài,
九载,
gōng yòng bù chéng。
功用不成。
yáo yuē jiē sì yuè zhèn zài wèi qī shí zài,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
rǔ néng yōng mìng,
汝能庸命,
jiàn zhèn wèi yuè yīng yuē bǐ dé tiǎn dì wèi。
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
yáo yuē xī jǔ guì qī jí shū yuǎn yǐn nì zhě。
」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
zhòng jiē yán yú yáo yuē yǒu jīn zài mín xián,
」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闲,
yuē yú shùn。
曰虞舜。
yáo yuē rán,
」尧曰:「然,
zhèn wén zhī。
朕闻之。
qí hé rú yuè yuē máng zhě zi。
其何如?」岳曰:「盲者子。
fù wán,
父顽,
mǔ yín,
母嚚,
dì ào,
弟傲,
néng hé yǐ xiào,
能和以孝,
zhēng zhēng zhì,
烝烝治,
bù zhì jiān。
不至奸。
yáo yuē wú qí shì zāi。
」尧曰:「吾其试哉。
yú shì yáo qī zhī èr nǚ,
」于是尧妻之二女,
guān qí dé yú èr nǚ。
观其德于二女。
shùn chì xià èr nǚ yú guī ruì,
舜饬下二女于妫汭,
rú fù lǐ。
如妇礼。
yáo shàn zhī,
尧善之,
nǎi shǐ shùn shèn hé wǔ diǎn,
乃使舜慎和五典,
wǔ diǎn néng cóng。
五典能从。
nǎi biàn rù bǎi guān,
乃遍入百官,
bǎi guān shí xù。
百官时序。
bīn yú sì mén,
宾于四门,
sì mén mù mù,
四门穆穆,
zhū hóu yuǎn fāng bīn kè jiē jìng。
诸侯远方宾客皆敬。
yáo shǐ shùn rù shān lín chuān zé,
尧使舜入山林川泽,
bào fēng léi yǔ,
暴风雷雨,
shùn xíng bù mí。
舜行不迷。
yáo yǐ wéi shèng,
尧以为圣,
zhào shùn yuē nǚ móu shì zhì ér yán kě jī,
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
sān nián yǐ。
三年矣。
nǚ dēng dì wèi。
女登帝位。
shùn ràng yú dé,
」舜让于德,
bù yì。
不怿。
zhēng yuè shàng rì,
正月上日,
shùn shòu zhōng yú wén zǔ。
舜受终于文祖。
wén zǔ zhě,
文祖者,
yáo dà zǔ yě。
尧大祖也。
yú shì dì yáo lǎo,
于是帝尧老,
mìng shùn shè xíng tiān zǐ zhī zhèng,
命舜摄行天子之政,
yǐ guān tiān mìng。
以观天命。
shùn nǎi zài xuán jī yù héng,
舜乃在璿玑玉衡,
yǐ qí qī zhèng。
以齐七政。
suì lèi yú shàng dì,
遂类于上帝,
yīn yú liù zōng,
禋于六宗,
wàng yú shān chuān,
望于山川,
biàn yú qún shén。
辩于群神。
yī wǔ ruì,
揖五瑞,
zé jí yuè rì,
择吉月日,
jiàn sì yuè zhū mù,
见四岳诸牧,
bān ruì。
班瑞。
suì èr yuè,
岁二月,
dōng xún shòu,
东巡狩,
zhì yú dài zōng,
至于岱宗,
chái,
祡,
wàng zhì yú shān chuān。
望秩于山川。
suì jiàn dōng fāng jūn zhǎng,
遂见东方君长,
hé shí yuè zhèng rì,
合时月正日,
tóng lǜ dù liàng héng,
同律度量衡,
xiū wǔ lǐ wǔ yù sān bó èr shēng yī sǐ wèi zhì,
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
rú wǔ qì,
如五器,
zú nǎi fù。
卒乃复。
wǔ yuè,
五月,
nán xún shòu bā yuè,
南巡狩;八月,
xī xún shòu shí yī yuè,
西巡狩;十一月,
běi xún shòu jiē rú chū。
北巡狩:皆如初。
guī,
归,
zhì yú zǔ mí miào,
至于祖祢庙,
yòng tè niú lǐ。
用特牛礼。
wǔ suì yī xún shòu,
五岁一巡狩,
qún hòu sì cháo。
群后四朝。
biàn gào yǐ yán,
遍告以言,
míng shì yǐ gōng,
明试以功,
chē fú yǐ yōng。
车服以庸。
zhào shí yǒu èr zhōu,
肇十有二州,
jué chuān。
决川。
xiàng yǐ diǎn xíng,
象以典刑,
liú yòu wǔ xíng,
流宥五刑,
biān zuò guān xíng,
鞭作官刑,
pū zuò jiào xíng,
扑作教刑,
jīn zuò shú xíng。
金作赎刑。
shěng zāi guò,
眚灾过,
shè hù zhōng zéi,
赦;怙终贼,
xíng。
刑。
qīn zāi,
钦哉,
qīn zāi,
钦哉,
wéi xíng zhī jìng zāi huān dōu jìn yán gòng gōng,
惟刑之静哉! 欢兜进言共工,
yáo yuē bù kě,
尧曰不可,
ér shì zhī gōng shī,
而试之工师,
gòng gōng guǒ yín pì。
共工果淫辟。
sì yuè jǔ gǔn zhì hóng shuǐ,
四岳举鲧治鸿水,
yáo yǐ wéi bù kě,
尧以为不可,
yuè jiàng qǐng shì zhī,
岳彊请试之,
shì zhī ér wú gōng,
试之而无功,
gù bǎi xìng bù biàn。
故百姓不便。
sān miáo zài jiāng huái jīng zhōu shù wèi luàn。
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
yú shì shùn guī ér yán yú dì,
于是舜归而言于帝,
qǐng liú gòng gōng yú yōu líng,
请流共工于幽陵,
yǐ biàn běi dí fàng huān dōu yú chóng shān,
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
yǐ biàn nán mán qiān sān miáo yú sān wēi,
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
yǐ biàn xī róng jí gǔn yú yǔ shān,
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
yǐ biàn dōng yí sì zuì ér tiān xià xián fú。
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yáo lì qī shí nián dé shùn,
尧立七十年得舜,
èr shí nián ér lǎo,
二十年而老,
lìng shùn shè xíng tiān zǐ zhī zhèng,
令舜摄行天子之政,
jiàn zhī yú tiān。
荐之于天。
yáo pì wèi fán èr shí bā nián ér bēng。
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bǎi xìng bēi āi,
百姓悲哀,
rú sàng fù mǔ。
如丧父母。
sān nián,
三年,
sì fāng mò jǔ lè,
四方莫举乐,
yǐ sī yáo。
以思尧。
yáo zhī zi dān zhū zhī bù xiào,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
bù zú shòu tiān xià,
不足授天下,
yú shì nǎi quán shòu shùn。
于是乃权授舜。
shòu shùn,
授舜,
zé tiān xià de qí lì ér dān zhū bìng shòu dān zhū,
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
zé tiān xià bìng ér dān zhū dé qí lì。
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yáo yuē zhōng bù yǐ tiān xià zhī bìng ér lì yī rén,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ér zú shòu shùn yǐ tiān xià。
而卒授舜以天下。
yáo bēng,
尧崩,
sān nián zhī sàng bì,
三年之丧毕,
shùn ràng pì dān zhū yú nán hé zhī nán。
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
zhū hóu cháo jìn zhě bù zhī dān zhū ér zhī shùn,
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
yù sòng zhě bù zhī dān zhū ér zhī shùn,
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
ōu gē zhě bù ōu gē dān zhū ér ōu gē shùn。
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
shùn yuē tiān yě fū ér hòu zhī zhōng guó jiàn tiān zǐ wèi yān,
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shì wèi dì shùn。
是为帝舜。
yú shùn zhě,
虞舜者,
míng yuē zhòng huá。
名曰重华。
zhòng huá fù yuē gǔ sǒu,
重华父曰瞽叟,
gǔ sǒu fù yuē qiáo niú,
瞽叟父曰桥牛,
qiáo niú fù yuē jù wàng,
桥牛父曰句望,
jù wàng fù yuē jìng kāng,
句望父曰敬康,
jìng kāng fù yuē qióng chán,
敬康父曰穷蝉,
qióng chán fù yuē dì zhuān xū,
穷蝉父曰帝颛顼,
zhuān xū fù yuē chāng yì yǐ zhì shùn qī shì yǐ。
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
zì cóng qióng chán yǐ zhì dì shùn,
自从穷蝉以至帝舜,
jiē wēi wèi shù rén。
皆微为庶人。
shùn fù gǔ sǒu máng,
舜父瞽叟盲,
ér shùn mǔ sǐ,
而舜母死,
gǔ sǒu gèng qǔ qī ér shēng xiàng,
瞽叟更娶妻而生象,
xiàng ào。
象傲。
gǔ sǒu ài hòu qī zǐ,
瞽叟爱后妻子,
cháng yù shā shùn,
常欲杀舜,
shùn bì táo jí yǒu xiǎo guò,
舜避逃;及有小过,
zé shòu zuì。
则受罪。
shùn shì fù jí hòu mǔ yǔ dì,
顺事父及后母与弟,
rì yǐ dǔ jǐn,
日以笃谨,
fěi yǒu xiè。
匪有懈。
shùn,
舜,
jì zhōu zhī rén yě。
冀州之人也。
shùn gēng lì shān,
舜耕历山,
yú léi zé,
渔雷泽,
táo hé bīn,
陶河滨,
zuò shí qì yú shòu qiū,
作什器于寿丘,
jiù shí yú fù xià。
就时于负夏。
shùn fù gǔ sǒu wán,
舜父瞽叟顽,
mǔ yín,
母嚚,
dì xiàng ào,
弟象傲,
jiē yù shā shùn。
皆欲杀舜。
shùn shùn shì bù shī zǐ dào,
舜顺适不失子道,
xiōng dì xiào cí。
兄弟孝慈。
yù shā,
欲杀,
bù kě dé jí qiú,
不可得;即求,
cháng zài cè。
尝在侧。
shùn nián èr shí yǐ xiào wén。
舜年二十以孝闻。
sān shí ér dì yáo wèn kě yòng zhě,
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
sì yuè xián jiàn yú shùn,
四岳咸荐虞舜,
yuē kě。
曰可。
yú shì yáo nǎi yǐ èr nǚ qī shùn yǐ guān qí nèi,
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
shǐ jiǔ nán yǔ chù yǐ guān qí wài。
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shùn jū guī ruì,
舜居妫汭,
nèi háng mí jǐn。
内行弥谨。
yáo èr nǚ bù gǎn yǐ guì jiāo shì shùn qīn qī,
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
shén yǒu fù dào。
甚有妇道。
yáo jiǔ nán jiē yì dǔ。
尧九男皆益笃。
shùn gēng lì shān,
舜耕历山,
lì shān zhī rén jiē ràng pàn yú léi zé,
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
léi zé shàng rén jiē ràng jū táo hé bīn,
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
hé bīn qì jiē bù kǔ yǔ。
河滨器皆不苦窳。
yī nián ér suǒ jū chéng jù,
一年而所居成聚,
èr nián chéng yì,
二年成邑,
sān nián chéng dū。
三年成都。
yáo nǎi cì shùn chī yī yǔ qín,
尧乃赐舜絺衣与琴,
wèi zhù cāng lǐn,
为筑仓廪,
yǔ niú yáng。
予牛羊。
gǔ sǒu shàng fù yù shā zhī,
瞽叟尚复欲杀之,
shǐ shùn shàng tú lǐn,
使舜上涂廪,
gǔ sǒu cóng xià zòng huǒ fén lǐn。
瞽叟从下纵火焚廪。
shùn nǎi yǐ liǎng lì zì hàn ér xià,
舜乃以两笠自捍而下,
qù,
去,
dé bù sǐ。
得不死。
hòu gǔ sǒu yòu shǐ shùn chuān jǐng,
后瞽叟又使舜穿井,
shùn chuān jǐng wèi nì kōng páng chū。
舜穿井为匿空旁出。
shùn jì rù shēn,
舜既入深,
gǔ sǒu yǔ xiàng gòng xià tǔ shí jǐng,
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
shùn cóng nì kōng chū,
舜从匿空出,
qù。
去。
gǔ sǒu xiàng xǐ,
瞽叟、象喜,
yǐ shùn wèi yǐ sǐ。
以舜为已死。
xiàng yuē běn móu zhě xiàng。
象曰:「本谋者象。
xiàng yǔ qí fù mǔ fēn,
」象与其父母分,
yú shì yuē shùn qī yáo èr nǚ yǔ qín,
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
xiàng qǔ zhī niú yáng cāng lǐn,
象取之;牛羊仓廪,
yǔ fù mǔ。
予父母。
xiàng nǎi zhǐ shùn gōng jū,
」象乃止舜宫居,
gǔ qí qín。
鼓其琴。
shùn wǎng jiàn zhī。
舜往见之。
xiàng è bù yì,
象鄂不怿,
yuē wǒ sī shùn zhèng yù táo shùn yuē rán,
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
ěr qí shù yǐ shùn fù shì gǔ sǒu,
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
ài dì mí jǐn。
爱弟弥谨。
yú shì yáo nǎi shì shùn wǔ diǎn bǎi guān,
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
jiē zhì。
皆治。
xī gāo yáng shì yǒu cái zǐ bā rén,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
shì dé qí lì,
世得其利,
wèi zhī bā kǎi。
谓之「八恺」。
gāo xīn shì yǒu cái zǐ bā rén,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
shì wèi zhī bā yuán。
世谓之「八元」。
cǐ shí liù zú zhě,
此十六族者,
shì jì qí měi,
世济其美,
bù yǔn qí míng。
不陨其名。
zhì yú yáo,
至于尧,
yáo wèi néng jǔ。
尧未能举。
shùn jǔ bā kǎi,
舜举八恺,
shǐ zhǔ hòu tǔ,
使主后土,
yǐ kuí bǎi shì,
以揆百事,
mò bù shí xù。
莫不时序。
jǔ bā yuán,
举八元,
shǐ bù wǔ jiào yú sì fāng,
使布五教于四方,
fù yì,
父义,
mǔ cí,
母慈,
xiōng yǒu,
兄友,
dì gōng,
弟恭,
zi xiào,
子孝,
nèi píng wài chéng。
内平外成。
xī dì hóng shì yǒu bù cái zǐ,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
yǎn yì yǐn zéi,
掩义隐贼,
hǎo xíng xiōng tè,
好行凶慝,
tiān xià wèi zhī hún dùn。
天下谓之浑沌。
shǎo hào shì yǒu bù cái zǐ,
少暤氏有不才子,
huǐ xìn è zhōng,
毁信恶忠,
chóng shì è yán,
崇饰恶言,
tiān xià wèi zhī qióng qí。
天下谓之穷奇。
zhuān xū shì yǒu bù cái zǐ,
颛顼氏有不才子,
bù kě jiào xùn,
不可教训,
bù zhī huà yán,
不知话言,
tiān xià wèi zhī táo wù。
天下谓之梼杌。
cǐ sān zú shì yōu zhī。
此三族世忧之。
zhì yú yáo,
至于尧,
yáo wèi néng qù。
尧未能去。
jìn yún shì yǒu bù cái zǐ,
缙云氏有不才子,
tān yú yǐn shí,
贪于饮食,
mào yú huò huì,
冒于货贿,
tiān xià wèi zhī tāo tiè。
天下谓之饕餮。
tiān xià è zhī,
天下恶之,
bǐ zhī sān xiōng。
比之三凶。
shùn bīn yú sì mén,
舜宾于四门,
nǎi liú sì xiōng zú,
乃流四凶族,
qiān yú sì yì,
迁于四裔,
yǐ yù chī mèi,
以御螭魅,
yú shì sì mén pì,
于是四门辟,
yán wú xiōng rén yě。
言毋凶人也。
shùn rù yú dà lù,
舜入于大麓,
liè fēng léi yǔ bù mí,
烈风雷雨不迷,
yáo nǎi zhī shùn zhī zú shòu tiān xià。
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
yáo lǎo,
尧老,
shǐ shùn shè xíng tiān zǐ zhèng,
使舜摄行天子政,
xún shòu。
巡狩。
shùn dé jǔ,
舜得举,
yòng shì èr shí nián,
用事二十年,
ér yáo shǐ shè zhèng。
而尧使摄政。
shè zhèng bā nián ér yáo bēng。
摄政八年而尧崩。
sān nián sàng bì,
三年丧毕,
ràng dān zhū,
让丹朱,
tiān xià guī shùn。
天下归舜。
ér yǔ gāo yáo qì hòu jì bó yí kuí lóng chuí yì péng zǔ zì yáo shí ér jiē jǔ yòng,
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
wèi yǒu fèn zhí。
未有分职。
yú shì shùn nǎi zhì yú wén zǔ,
于是舜乃至于文祖,
móu yú sì yuè,
谋于四岳,
pì sì mén,
辟四门,
míng tōng sì fāng ěr mù,
明通四方耳目,
mìng shí èr mù lùn dì dé,
命十二牧论帝德,
xíng hòu dé,
行厚德,
yuǎn nìng rén,
远佞人,
zé mán yí lǜ fú。
则蛮夷率服。
shùn wèi sì yuè yuē yǒu néng fèn yōng měi yáo zhī shì zhě,
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
shǐ jū guān xiāng shì jiē yuē bó yǔ wèi sī kōng,
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
kě měi dì gōng。
可美帝功。
shùn yuē jiē,
」舜曰:「嗟,
rán yǔ,
然!禹,
rǔ píng shuǐ tǔ,
汝平水土,
wéi shì miǎn zāi。
维是勉哉。
yǔ bài qǐ shǒu,
」禹拜稽首,
ràng yú jì qì yǔ gāo yáo。
让于稷、契与皋陶。
shùn yuē rán,
舜曰:「然,
wǎng yǐ。
往矣。
shùn yuē qì,
」舜曰:「弃,
lí mín shǐ jī,
黎民始饥,
rǔ hòu jì,
汝后稷,
bō shí bǎi gǔ。
播时百谷。
shùn yuē qì,
」舜曰:「契,
bǎi xìng bù qīn,
百姓不亲,
wǔ pǐn bù xún,
五品不驯,
rǔ wèi sī tú,
汝为司徒,
ér jìng fū wǔ jiào,
而敬敷五教,
zài kuān。
在宽。
shùn yuē gāo yáo,
」舜曰:「皋陶,
mán yí huá xià,
蛮夷猾夏,
kòu zéi jiān guǐ,
寇贼奸轨,
rǔ zuò shì,
汝作士,
wǔ xíng yǒu fú,
五刑有服,
wǔ fú sān jiù wǔ liú yǒu dù,
五服三就;五流有度,
wǔ dù sān jū wéi míng néng xìn。
五度三居:维明能信。
shùn yuē shuí néng xún yǔ gōng jiē yuē chuí kě。
」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垂可。
yú shì yǐ chuí wèi gòng gōng。
于是以垂为共工。
shùn yuē shuí néng xún yǔ shàng xià cǎo mù niǎo shòu jiē yuē yì kě。
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皆曰益可。
yú shì yǐ yì wèi zhèn yú。
于是以益为朕虞。
yì bài qǐ shǒu,
益拜稽首,
ràng yú zhū chén zhū hǔ xióng pí。
让于诸臣朱虎、熊罴。
shùn yuē wǎng yǐ,
舜曰:「往矣,
rǔ xié。
汝谐。
suì yǐ zhū hǔ xióng pí wèi zuǒ。
」遂以朱虎、熊罴为佐。
shùn yuē jiē sì yuè,
舜曰:「嗟!四岳,
yǒu néng diǎn zhèn sān lǐ jiē yuē bó yí kě。
有能典朕三礼?」皆曰伯夷可。
shùn yuē jiē bó yí,
舜曰:「嗟!伯夷,
yǐ rǔ wèi zhì zōng,
以汝为秩宗,
sù yè wéi jìng,
夙夜维敬,
zhí zāi wéi jìng jié。
直哉维静絜。
bó yí ràng kuí lóng。
」伯夷让夔、龙。
shùn yuē rán。
舜曰:「然。
yǐ kuí wèi diǎn lè,
以夔为典乐,
jiào zhì zǐ,
教稚子,
zhí ér wēn,
直而温,
kuān ér lì,
宽而栗,
gāng ér wú nüè,
刚而毋虐,
jiǎn ér wú ào shī yán yì,
简而毋傲;诗言意,
gē zhǎng yán,
歌长言,
shēng yī yǒng,
声依永,
lǜ hé shēng,
律和声,
bā yīn néng xié,
八音能谐,
wú xiāng duó lún,
毋相夺伦,
shén rén yǐ hé。
神人以和。
kuí yuē yú yǔ jī shí fǔ shí,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
bǎi shòu shuài wǔ。
百兽率舞。
shùn yuē lóng,
」舜曰:「龙,
zhèn wèi jì chán shuō tiǎn wěi,
朕畏忌谗说殄伪,
zhèn jīng zhèn zhòng,
振惊朕众,
mìng rǔ wèi nà yán,
命汝为纳言,
sù yè chū rù zhèn mìng,
夙夜出入朕命,
wéi xìn。
惟信。
shùn yuē jiē nǚ èr shí yǒu èr rén,
」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
jìng zāi,
敬哉,
wéi shí xiāng tiān shì。
惟时相天事。
sān suì yī kǎo gōng,
」三岁一考功,
sān kǎo chù zhì,
三考绌陟,
yuǎn jìn zhòng gōng xián xīng。
远近众功咸兴。
fēn běi sān miáo。
分北三苗。
cǐ èr shí èr rén xián chéng jué gōng gāo yáo wèi dà lǐ,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
píng,
平,
mín gè fú dé qí shí bó yí zhǔ lǐ,
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
shàng xià xián ràng chuí zhǔ gōng shī,
上下咸让;垂主工师,
bǎi gōng zhì gōng yì zhǔ yú,
百工致功;益主虞,
shān zé pì qì zhǔ jì,
山泽辟;弃主稷,
bǎi gǔ shí mào qì zhǔ sī tú,
百谷时茂;契主司徒,
bǎi xìng qīn hé lóng zhǔ bīn kè,
百姓亲和;龙主宾客,
yuǎn rén zhì shí èr mù xíng ér jiǔ zhōu mò gǎn pì wéi wéi yǔ zhī gōng wèi dà,
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
pī jiǔ shān,
披九山,
tōng jiǔ zé,
通九泽,
jué jiǔ hé,
决九河,
dìng jiǔ zhōu,
定九州,
gè yǐ qí zhí lái gòng,
各以其职来贡,
bù shī jué yí。
不失厥宜。
fāng wǔ qiān lǐ,
方五千里,
zhì yú huāng fú。
至于荒服。
nán fǔ jiāo zhǐ běi fā,
南抚交阯、北发,
xī róng xī zhī qú sōu dī qiāng,
西戎、析枝、渠廋、氐、羌,
běi shān róng fā xī shèn,
北山戎、发、息慎,
dōng zhǎng niǎo yí,
东长、鸟夷,
sì hǎi zhī nèi xián dài dì shùn zhī gōng。
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
yú shì yǔ nǎi xìng jiǔ zhāo zhī lè,
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
zhì yì wù,
致异物,
fèng huáng lái xiáng。
凤皇来翔。
tiān xià míng dé jiē zì yú dì shǐ。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shùn nián èr shí yǐ xiào wén,
舜年二十以孝闻,
nián sān shí yáo jǔ zhī,
年三十尧举之,
nián wǔ shí shè xíng tiān zǐ shì,
年五十摄行天子事,
nián wǔ shí bā yáo bēng,
年五十八尧崩,
nián liù shí yī dài yáo jiàn dì wèi。
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jiàn dì wèi sān shí jiǔ nián,
践帝位三十九年,
nán xún shòu,
南巡狩,
bēng yú cāng wú zhī yě。
崩于苍梧之野。
zàng yú jiāng nán jiǔ yí,
葬于江南九疑,
shì wèi líng líng。
是为零陵。
shùn zhī jiàn dì wèi,
舜之践帝位,
zài tiān zǐ qí,
载天子旗,
wǎng cháo fù gǔ sǒu,
往朝父瞽叟,
kuí kuí wéi jǐn,
夔夔唯谨,
rú zǐ dào。
如子道。
fēng dì xiàng wèi zhū hóu。
封弟象为诸侯。
shùn zi shāng jūn yì bù xiào,
舜子商均亦不肖,
shùn nǎi yù jiàn yǔ yú tiān。
舜乃豫荐禹于天。
shí qī nián ér bēng。
十七年而崩。
sān nián sàng bì,
三年丧毕,
yǔ yì nǎi ràng shùn zi,
禹亦乃让舜子,
rú shùn ràng yáo zi。
如舜让尧子。
zhū hóu guī zhī,
诸侯归之,
rán hòu yǔ jiàn tiān zǐ wèi。
然后禹践天子位。
yáo zi dān zhū,
尧子丹朱,
shùn zi shāng jūn,
舜子商均,
jiē yǒu jiāng tǔ,
皆有疆土,
yǐ fèng xiān sì。
以奉先祀。
fú qí fú,
服其服,
lǐ yuè rú zhī。
礼乐如之。
yǐ kè jiàn tiān zǐ,
以客见天子,
tiān zǐ fú chén,
天子弗臣,
shì bù gǎn zhuān yě。
示不敢专也。
zì huáng dì zhì shùn yǔ,
自黄帝至舜、禹,
jiē tóng xìng ér yì qí guó hào,
皆同姓而异其国号,
yǐ zhāng míng dé。
以章明德。
gù huáng dì wèi yǒu xióng,
故黄帝为有熊,
dì zhuān xū wèi gāo yáng,
帝颛顼为高阳,
dì kù wèi gāo xīn,
帝喾为高辛,
dì yáo wèi táo táng,
帝尧为陶唐,
dì shùn wèi yǒu yú。
帝舜为有虞。
dì yǔ wèi xià hòu ér bié shì,
帝禹为夏后而别氏,
xìng sì shì。
姓姒氏。
qì wèi shāng,
契为商,
xìng zi shì。
姓子氏。
qì wèi zhōu,
弃为周,
xìng jī shì。
姓姬氏。
tài shǐ gōng yuē xué zhě duō chēng wǔ dì,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
shàng yǐ。
尚矣。
rán shàng shū dú zài yáo yǐ lái ér bǎi jiā yán huáng dì,
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
qí wén bù yǎ xún,
其文不雅驯,
jiàn shēn xiān shēng nán yán zhī。
荐绅先生难言之。
kǒng zǐ suǒ chuán zǎi yǔ wèn wǔ dì dé jí dì xì xìng,
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
rú zhě huò bù chuán。
儒者或不传。
yú cháng xī zhì kōng tóng,
余尝西至空桐,
běi guò zhuō lù,
北过涿鹿,
dōng jiān yú hǎi,
东渐于海,
nán fú jiāng huái yǐ,
南浮江淮矣,
zhì zhǎng lǎo jiē gè wǎng wǎng chēng huáng dì yáo shùn zhī chù,
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
fēng jiào gù shū yān,
风教固殊焉,
zǒng zhī bù lí gǔ wén zhě jìn shì。
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yǔ guān chūn qiū guó yǔ,
予观春秋、国语,
qí fā míng wǔ dì dé dì xì xìng zhāng yǐ,
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
gù dì fú shēn kǎo,
顾弟弗深考,
qí suǒ biǎo jiàn jiē bù xū。
其所表见皆不虚。
shū quē yǒu xián yǐ,
书缺有闲矣,
qí yì nǎi shí shí jiàn yú tā shuō。
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
fēi hào xué shēn sī,
非好学深思,
xīn zhī qí yì,
心知其意,
gù nán wéi qiǎn jiàn guǎ wén dào yě。
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yú bìng lùn cì,
余并论次,
zé qí yán yóu yǎ zhě,
择其言尤雅者,
gù zhe wèi běn jì shū shǒu。
故著为本纪书首。
以上为史记 · 十二本纪 · 五帝本纪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