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于
执事别十馀年。其间情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曰事之细者耳,姑置之不足道也。惟
执事之身,系
天下之望。士之进退、
天下之幸不幸与焉。侧闻被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兹实
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凡人有措
天下之
才者固难,
自用其
才者尤难。如
子房之于高祖,能用其
才者也;
贾谊之于文帝,未能
自用其
才者也。何则?
子房之于高祖,察其
可行而后言,
言之未尝不中,高粗得以用之,而当时受其利。故亲如樊、郦,不可得而间;信如平、勃,不可得而非;任如萧、曹,不可得而夺。此
子房所以能
自用其才也。
贾谊之于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
言之,且又
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于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
贾谊所以不获用其才也。方今圣天子求贤用才之意,上追尧、舜,固非
高祖、文帝可比;而
执事致君泽民之术,远方皋、夔,亦非
子房、
贾谊可伦。真所谓明良相逢,千载一时者也。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则
执事必能尽言;
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致斯民于唐虞雍熙之盛者,在是矣。岂非
天下之幸欤!
虽然,
天下之事固有
行于古而亦可
行于今者,亦有
行于古而难
行于今者。如夏时、周冕之类,此
行于古而亦可
行于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类,可
行于古而难
行于今者也。
可行者而行之,则
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者而行之,则
人之从之也难。从之易则民乐其利,从之难则民受其患,此君子之用世,贵乎得时措之宜也。
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话心者非一日矣,措之犹反掌耳,尚何待于愚
言之赘哉!然仆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思者千虑,必有一得。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
夫人情爱其
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未患之先。苟待其既失而后救之,是乃爱之浅而虑之疏也,其得为忠乎?
天下知
执事之深,爱
执事之至,如仆者固多矣,窃谓忠于
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伏惟稍垂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