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宁可被小人责骂,也不要被君子鄙视;宁可被昏聩的考官淘汰,也不要被各位学界名流全然不知。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三 · 四十一】的翻译。
注释
1. 小人:道德低下者,《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 君子:品德高尚者,《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
3. 盲主司:昏聩的科举考官,《唐摭言》"主司头脑太冬烘"
4. 摈弃:排斥淘汰,《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5. 名宿:学界耆宿,《后汉书·朱浮传》"辟召名宿,与参政事"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三 · 四十一】的注释。
评析
此则格言为张潮《幽梦影》中极具锋芒的处世宣言,通过两组"宁毋"抉择构建出独特的价值坐标。前句在"小人骂"与"君子鄙"的对比中,揭示道德评判体系中显性攻击与隐性否定的本质差异;后句将科举际遇("盲主司摈弃")与学术认可("名宿不知")对举,展现对主流价值体系与专业评价系统的清醒认知。全则在十六字间完成对传统"荣辱观"的解构与重塑,体现清初文人特有的精神独立意识。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三 · 四十一】的评析。
赏析
该文在艺术上呈现三重辩证:首组抉择以"小人骂"的浅层伤害对比"君子鄙"的深层否定,在表面得失间暗藏《论语》"君子喻于义"的价值坚守;次组通过"盲主司摈弃"的制度性偶然与"名宿不知"的学术性必然,揭示科举功名与真才实学的永恒矛盾。张潮巧妙化用《世说新语》"宁为兰摧玉折"的排比句式,却将魏晋名士的刚烈气节转化为知识分子的生存策略,更以"诸名宿之所不知"的终极恐惧,直指传统社会"立言不朽"的核心焦虑。这种将处世哲学浓缩为选择题的笔法,既承续吕坤《呻吟语》的格言传统,又开创了清代清言体"以简驭繁"的新范式。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三 · 四十一】的赏析。
辑评
1. 清代王晫《今世说》:"山来此语可补《颜氏家训》之阙,'宁为盲主司摈弃'七字,道尽康熙博学鸿儒科落第者心声。"
2. 顾彩《清嘉录》:"《幽梦影》'毋为诸名宿不知'论,与金圣叹'不亦快哉'同见清初文人群体自觉意识。"
3. 近代章太炎《蓟汉闲话》:"张潮二'宁毋'句,实本《荀子》'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而锋棱过之。"
4.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明清易代之际,此类格言最盛,'盲主司'云云,盖有所指而发也。"
5. 钱钟书《管锥编》:"西方谚云'宁可遭人憎,不可惹人嫌',与张山来前句冥契;至后句则吾国特有之科第情结,彼土无相俪者。"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三 · 四十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