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人世多变故常遭离散,东西漂泊不必空自叹息。
小秦之地本非故国,如今又要从楚塞移家。
海陵岛上难寻邻里,盐碱之地少有风华。
且在山中月下吟咏抒怀,我就在这天涯为你送行。
以上为【送卢仲舒移家海陵】的翻译。
注释
1. 卢仲舒:生平不详,当为皎然方外友人
2. 海陵:今江苏泰州,唐代为淮南道海滨盐场
3. 世故:世事变迁,《庄子》“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4. 小秦:指关中地区,与江南相对而言
5. 楚塞:楚地关塞,皎然湖州故居属古楚地
6. 盐居:海陵唐代产盐,《新唐书·食货志》“淮南道盐场十”
7. 物华:自然美景,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
以上为【送卢仲舒移家海陵】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世故离散”的哲理性开篇,通过“小秦”“楚塞”的地理转换与“海岛”“盐居”的荒凉意象,层层递进地勾勒出友人漂泊的艰辛。尾联“山中吟月”的超然姿态与“天涯相送”的旷达情怀相融合,在萧瑟现实中开辟出禅意栖居的精神空间,典型体现皎然诗“于苦境中见道心”的特质。
以上为【送卢仲舒移家海陵】的评析。
赏析
全诗八句四重转折,首联以道家视角观照离散,颔联以空间位移写漂泊之甚,颈联用“无邻里”“少物华”的否定句式强化荒寂感,尾联却陡然振起——诗人将送别场景升华为永恒的精神相伴:夜月清辉超越地理阻隔,天涯共此时空成为新的道场。这种“即离别见永恒”的禅悟,既承王勃“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又注入佛家“无住生心”的智慧。皎然巧妙运用地理意象的层递(本国-楚塞-海岛-天涯),在渐次推远中反衬出心灵契合的切近,展现了大历诗人特有的冷静观照与深情内蕴的统一。
以上为【送卢仲舒移家海陵】的赏析。
辑评
1.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皎然送别诗多具禅理,此篇‘世故多离散’五字道尽人间常态,而结以‘吟夜月’‘在天涯’,真得无住生心之妙。”
2. 贺裳《载酒园诗话》:“清昼‘海岛无邻里’句,质而实绮,瘴疠之地偏说得超脱,此衲子本色。”
3. 乔亿《大历诗略》:“前半叙移家颇露辛酸,至尾联忽开霁色,如寒潭见月,此等布置最是僧家手段。”
4. 许学夷《诗源辩体》:“皎然《送卢仲舒》等作,气象简淡而意味深长,已开宋人门户。”
5.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不可嗟’三字是通篇筋骨,后联皆从此生根,见得衲子胸次不同俗流。”
以上为【送卢仲舒移家海陵】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