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脚愁苏,花心梦醒,鞭香拂散牛土。旧歌空忆珠帘,彩笔倦题绣户。黏鸡贴燕,想立断、东风来处。暗惹起、一掬相思,乱若翠盘红缕。
今夜觅、梦池秀句。明日动、探花芳绪。寄声沽酒人家,预约俊,游伴侣。怜它梅柳,乍忍俊、天街酥雨。待过了一月灯期,日日醉扶归去。
翻译
春草如丝,刚从冻土中怯怯地苏醒;百花如梦,正从寒冬中缓缓觉醒。春牛被打碎,鞭子的香气和泥土的气息随风飘散。
空自回忆着旧日珠帘下的歌声,如今已无心在绣户下提笔题诗。忙着剪制鸡燕形状的彩胜,盼望着,在东风来处久久伫立。心中却暗暗惹起了一怀相思,心绪纷乱,如同盘中交织的春丝。
今夜,我要去梦中的池塘寻觅秀美的诗句;明天,便要激发起探赏春花的雅兴。预先告知沽酒的人家,预约好同游的俊雅伴侣。可怜那初放的梅花与新发的柳条,怎忍心让京城的酥雨将它们打湿呢?
且等过了正月十五的元宵灯节,我要日日醉饮,让人搀扶而归。
以上为【东风第一枝】的翻译。
注释
东风第一枝:词牌名,多用于咏梅或咏春。
草脚愁苏:草根(草脚)仿佛带着愁意开始复苏。“愁”字拟人,写出春草初生的怯弱之态。
鞭香拂散牛土:指“打春牛”的立春习俗。用泥土制成春牛,仪式上打碎,象征春耕开始,并祈福丰收。鞭香,指打春牛时鞭子上的装饰带来的香气。
黏鸡贴燕:立春时的习俗,剪彩帛为鸡、燕等形状,贴于门窗,称为“彩胜”,以示迎春。
翠盘红缕:指立春时“春盘”中的生菜、萝卜丝等,红绿相间。此处喻指心中纷乱的相思之情。
梦池秀句:化用谢灵运“池塘生春草”的典故,意指在梦中寻觅美好的诗句。
天街酥雨:京城的街道上飘着如酥油般细腻温润的春雨。
一月灯期:指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灯节。
以上为【东风第一枝】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词是南宋婉约派名家史达祖的咏春名篇。词人以细腻的笔触、精巧的构思,描绘了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的景象,并抒发了自己欲纵情春色、饮酒行乐的复杂心绪。全篇炼字精工,意境幽美,将节俗、景物与个人情思巧妙融合,在旖旎风光背后,隐约透露出一种年华易逝、及时行乐的感伤与慵懒,是体现史达祖“炼句清新,用词瑰丽”风格的典范之作。
以上为【东风第一枝】的评析。
赏析
结构精巧,脉络清晰:词的上片写迎春的习俗与由此引发的相思。从自然景物(草、花)到人文习俗(鞭牛、黏鸡贴燕),再转入内心情感(一掬相思),层次分明。下片则写自己的春日期许与安排,从“今夜”到“明日”,再到“预约”游伴,最后决心“日日醉扶归去”,将惜春、寻欢的心绪推至高潮。
炼字精工,体物入微:史达祖被誉为“炼句清新,开后人未辟之境”。此词开篇“草脚愁苏,花心梦醒”中的“愁”与“梦”,赋予景物灵性,将初春那种半醒未醒、欲说还休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怜它梅柳,乍忍俊、天街酥雨”中的“怜”与“忍俊”,写出对初春娇嫩景物的无限爱惜,情感细腻动人。
情感复杂,含蓄深沉:表面看,全词充满了对春日的向往和及时行乐的豪兴。但“旧歌空忆珠帘”、“彩笔倦题绣户”等句,却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当下的些许倦怠。最后的“日日醉扶归去”,在豪放之余,也暗含了借酒浇愁、排遣内心孤寂的意味,使得全词在明丽的春景下,多了一层幽深婉曲的情感维度。
用典贴切,意境融合:化用“梦池秀句”的典故,自然而典雅,既契合寻春题诗的主题,又增添了文化意蕴。将节俗“黏鸡贴燕”、“翠盘红缕”等信手拈来,融入词境,使词作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
以上为【东风第一枝】的赏析。
辑评
清·潘游龙《古今诗余醉》:“‘草脚’、‘花心’,字法新俏。‘怜它梅柳’二句,痴情婉转。”
清·黄苏《蓼园词选》:“(此词)细心慧腕,直是绘景好手。……后段(下片)寄情酒朋诗侣,及时行乐,自是无聊情绪。然笔致俊逸,自异凡庸。”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起二句已刻画初春,且‘愁苏’、‘梦醒’兼写人情。……‘翠盘’句兼赋春盘,巧不伤雅。下阕‘天街酥雨’以秀句入词,且‘怜’、‘忍’二字,句法开合,足见用笔之妙。”
以上为【东风第一枝】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