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字子陵,琅邪临沂人,太保弘从祖弟也。祖荟,卫
将军,会稽内史。父,廞,
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居在吴,晋隆安初,王恭起兵讨王国宝,时廞丁母忧在家,恭檄令起兵,廞即聚众应之,以女为贞烈
将军,以女人为官属。国宝既死,恭檄廞罢兵。廞起兵之际,多所诛戮,至是不复得已,因举兵以讨恭为名。恭遣刘牢之击廞,廞败走,不知所在。长子泰为恭所杀。华时年十三,在军中,与廞相失,随沙门释昙永逃窜。时牢之搜检觅华甚急,昙永使华提衣幞随后,津逻咸疑焉。华行迟,永呵骂云“奴子怠懈,行不及我”以杖捶华数十,众乃不疑,由此得免。遇赦还吴。
少有志行,以父存亡不测,布衣蔬食不交游,如此十余年,为时人所称美。
高祖欲收其才用,乃发廞丧问,使华制服。服阕,
高祖北伐长安,领镇西
将军、北徐州
刺史,辟华为州主簿,仍转镇西主簿,治中从事史,历职著称。
太祖镇江陵,以为西中郎主簿,迁咨议
参军,领录事。
太祖进号镇西,复随府转。
太祖未亲政,政事悉委司马张邵。华性尚物,不欲人在己前。邵性豪,每行来常引夹毂,华出入乘牵车,从者不过二三以矫之。尝于城内相逢,华阳不知是邵,谓左右“此卤簿甚盛,必是殿下出行”乃下牵车,立于道侧。及邵至,乃惊。邵白服登城,为华所纠,坐被征。华代为司马、南郡太守,行府州事。
太祖入奉大统,以少帝见害,疑不敢下。华建议曰“羡之等受寄崇重,未容便敢背德,废主若存,虑其将来受祸,致此杀害。盖由每生情多,宁敢一朝顿怀逆志。且三人势均,莫相推伏,不过欲握权自固,以少主仰待耳。今日就征,万无所虑”
太祖从之,留华总后任。上
即位,以华为
侍中,领骁骑
将军,未拜,转右卫
将军,
侍中如故。
先是,会稽孔宁子为
太祖镇西咨议
参军,以文义见赏,至是为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宁子先为
高祖太尉主簿,陈损益曰“隆化之道,莫先于官得其才。枚卜之方,莫若人慎其举。虽复因革不同,损益有物,求贤审官,未之或改。师锡佥曰,焕乎钦明之诰,拔茅征吉,著于幽《贲》之爻。晋师有成,瓜衍作赏,楚乘无入,蒍贾不贺。今旧命惟新,幽人引领,《韶》之尽美,已备于振纲。《武》之未尽,或存于理目。虽九官之职,未可备举,亲民之选,尤宜在先。愚欲使天朝四品官,外及守牧,各举一人堪为二千石长吏者,以付选官,随缺叙用,得贤受赏,失举任罚。夫惟帝之难,岂庸识所易,然举尔所知,非求多人,因百官之明,孰与一识之见,执咎在己,岂容徇物之私。今非以选曹所铨,果于乖谬,众职所举,必也惟良,盖宜使求贤辟其广涂,考绩取其少殿。若才实拔群,进宜尚德,治阿之宰,不必计年,免徒之守,岂限资秩。自此以还,故当才均以资,资均以地。宰莅之官,诚曰吏职,然监观民瘼,翼化宣风,则隐厚之求,急于刀笔,能事之功,接于德心,以此论才,行之年岁,岂惟政无秕蠹,民庇手足而已,将使公路日清,私请渐塞。士多心竞,仁必由己,处士砥自求之节,仕子藏交驰之情。宁子庸微,不识治体,冒昧陈愚,退惧违谬”
宁子与华并有富贵之愿,自羡之等秉权,日夜构之于
太祖。宁子尝东归,至金昌亭,左右欲泊船,宁子命去之,曰“此弑君亭,不可泊也”华每闲居讽咏,常诵王粲《登楼赋》曰“冀王道之一平,假高衢而骋力”出入逢羡之等,每切齿愤咤,叹曰“当见太平时不”元嘉二年,宁子病卒。三年,诛羡之等,华迁护军,
侍中如故。
宋世惟华与南阳刘湛不为饰让,得官即拜,以此为常。华以情事异人,未尝预宴集,终身不饮酒,有燕不之诣。若宜有论事者,乘车造门,主人出车就之。及王弘辅政,而弟
昙首为
太祖所任,与华相埒,华尝谓己力用不尽,每叹息曰“宰相顿有数人,天下何由得治”四年,卒,时年四十三。追赠散骑常侍、卫
将军。九年,上思诛羡之之功,追封新建县侯,食邑千户,谥曰宣侯。世祖
即位,配飨
太祖庙庭。
子定侯嗣,官至左卫
将军,卒。子长嗣,太宗泰始二年,坐骂母夺爵,以长弟终绍封。后废帝元徽三年,终上表乞以封还长,许之。齐受禅,国除。华从父弟鸿,五兵
尚书,会稽太守。
王
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
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
高祖,时谢晦在坐,
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
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
高祖悦。行至彭城,
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
昙首文先成,
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高祖大笑。
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
太祖为冠军、徐州
刺史,留镇彭城,以
昙首为府功曹。
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
高祖甚知之,谓
太祖曰“王
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景平中,有龙见西方,半天腾上,荫五彩云,京都远近聚观,太史奏曰“西方有天子气”
太祖入奉大统,上及议者皆疑不敢下,
昙首与到彦之、从兄华固劝,上犹未许。
昙首又固陈,并言天人符应,上乃下。率府州文武严兵自卫,台所遣百官众力,不得近部伍,中兵
参军朱容子抱刀在平乘户外,不解带者数旬。既下在道,有黄龙出负上所乘舟,左右皆失色,上谓
昙首曰“此乃夏禹所以受天命,我何堪之”及
即位,又谓
昙首曰“非宋昌独见,无以致此”以
昙首为
侍中,寻领右卫
将军,领骁骑
将军。以朱容子为右军
将军。诛徐羡之等,平谢晦,
昙首及华之力也。
元嘉四年,车驾出北堂,尝使三更竟开广莫门,南台云“应须白虎幡,银字棨。不肯开门。
尚书左丞羊玄保奏免御史中丞傅隆以下,
昙首继启曰“既无墨敕,又阙幡棨,虽称上旨,不异单刺。元嘉元年、二年,虽有再开门例,此乃前事之违。今之守旧,未为非礼。但既据旧史,应有疑却本末,曾无此状,犹宜反咎其不请白虎幡、银字棨,致门不时开,由
尚书相承之失,亦合纠正”上特无所问,更立科条。迁
太子詹事,
侍中如故。
晦平后,上欲封
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
昙首,
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
时兄弘录
尚书事,又为扬州
刺史,
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
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
昙首固乞吴郡,
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义康谓宾客曰“王公久疾不起,神州讵合卧治”
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
七年,卒。
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詹事
如故。九年,以预诛羡之等谋,追封豫宁县侯,邑千户,谥曰文侯。世祖
即位,配飨
太祖庙庭。子僧绰嗣,别有传。少子僧虔,升明末,为
尚书令。
殷
景仁,陈郡长平人也。曾祖融,晋太常。祖茂,散骑常侍、特进、左光禄大夫。父道裕,蚤亡。
景仁少有大成之量,司徒王谧见而以女妻之。初为刘毅后军
参军,
高祖太尉行
参军。建议宜令百官举才,以所荐能否为黜陟。迁宋台秘书郎,世子中军
参军,转主簿,又为骠骑
将军道怜主簿。出补衡阳太守,入为宋世子洗马,仍转中书侍郎。
景仁学不为文,敏有思致,口不谈义,深达理体。至于国典朝仪,旧章记注,莫不撰录,识者知其有当世之志也。
高祖甚知之,迁
太子中庶子。
少帝
即位,入补
侍中,累表辞让,又固陈曰“臣志干短弱,历著出处。值皇涂隆泰,身荷恩荣,阶牒推迁,日月频积,失在饕餮,患不自量。而奉闻今授,固守愚心者,窃惟殊次之宠,必归器望。喉唇之任,非才莫居。三省诸躬,无以克荷,岂可苟顺甘荣,不知进退,上亏朝举,下贻身咎,求之公私,未见其可。顾涯审分,诚难庶几,逾方越序,易以诫惧。所以俯仰周偟,无地宁处。若惠泽广流,兰艾同润,回改前旨,赐以降阶,虽实不敏,敢忘循命。臣迕违之愆,既已屡积,宁当徒尚浮采,尘黩天听。丹情悾款,仰希照察”诏曰“
景仁退挹之怀,有不可改,除黄门侍郎,以申君子之请”寻领射声。顷之,转左卫
将军。
太祖即位,委遇弥厚,俄迁
侍中,左卫
如故。时与
侍中右卫
将军王华、
侍中骁骑
将军王
昙首、
侍中刘湛四人,并时为
侍中,俱居门下,皆以风力局干,冠冕一时,同升之美,近代莫及。元嘉三年,车驾征谢晦,司徒王弘入居中书下省,
景仁长直,共掌留任。晦平,代到彦之为中领军,
侍中如故。
太祖所生章太后早亡,上奉太后所生苏氏甚谨。六年,苏氏卒,车驾亲往临哭,下诏曰“朕夙罹偏罚,情事兼常,每思有以光隆懿戚,少申罔极之怀。而礼文遗逸,取正无所,监之前代,用否又殊,故惟疑累年,在心未遂。苏夫人奄至倾殂,情礼莫寄,追思远恨,与事而深,日月有期,将卜窀穸,便欲粗依《春秋》以贵之义,式遵二汉推恩之典。但动藉史笔,传之后昆,称心而行,或容未允。可时共详论,以求其中。执笔永怀,益增感塞”
景仁议曰“至德之感,灵启厥祥,文母伣天,实熙皇祚。主上聿遵先典,号极徽崇,以贵之义,礼尽于此。苏夫人阶缘戚属,情以事深,寒泉之思,实感圣怀,明诏爰发,询求厥中。谨寻汉氏推恩加爵,于时承秦之弊,儒术蔑如,自君作故,罔或前典,惧非盛明所宜轨蹈。晋监二代,朝政之所因,君举必书,哲王之所慎。体至公者,悬爵赏于无私。奉天统者,每屈情以申制。所以作孚万国,贻则后昆。臣豫蒙博逮,谨露庸短”上从之。
丁母忧,葬竟,起为领军
将军,固辞。上使纲纪代拜,遣中书舍人周赳舆载还府。九年,服阕,迁
尚书仆射。
太子詹事刘湛代为领军,与
景仁素善,皆被遇于
高祖,俱以宰相许之。湛尚居外任,会王弘、华、
昙首相系亡,
景仁引湛还朝,共参政事。湛既入,以
景仁位遇本不逾己,而一旦居前,意甚愤愤。知
太祖信仗
景仁,不可移夺,乃深结司徒彭城王义康,欲倚宰相之重以倾之。
十二年,
景仁复迁中书令,护军、仆射
如故。寻复以仆射领吏部,护军
如故。湛愈忿怒。义康纳湛言,毁
景仁于
太祖。
太祖遇之益隆。
景仁对亲旧叹曰“引之令入,入便噬人”乃称疾解职,表疏累上,不见许,使停家养病。发诏遣黄门侍郎省疾。湛议遣人若劫盗者于外杀之,以为
太祖虽知,当有以,终不能伤至亲之爱。上微闻之,迁
景仁于西掖门外晋鄱阳主第,以为护军府,密迩宫禁,故其计不行。
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收湛之日,
景仁使拂拭衣冠,寝疾既久,左右皆不晓其意。其夜,上出华林园延贤堂召
景仁,犹称脚疾,小床舆以就坐,诛讨处分,一皆委之。
代义康为扬州
刺史,仆射领吏部
如故。遣使者授印绶,主簿代拜,拜毕,便觉其情理乖错。性本宽厚,而忽更苛暴,问左右曰“今年男婚多。女嫁多”是冬大雪,
景仁乘舆出听事观望,忽惊曰“当阁何得有大树”既而曰“我误邪”疾转笃。
太祖谓不利在州司,使还住仆射下省,为州凡月余卒。或云见刘湛为祟。时年五十一,追赠
侍中、司空,本官
如故。谥曰文成公。
上与荆州
刺史衡阳王义季书曰“殷仆射疾患少日,奄忽不救。其识具经远,奉国竭诚,周游缱绻,情兼常痛。民望国器,遇之为难,惋叹之深,不能已已。汝亦同不。往矣如何”世祖大明五年,行幸经
景仁墓,诏曰“司空文成公
景仁德量淹正,风识明允,徽绩忠谟,夙达先照,惠政茂誉,实留民属。近瞻丘坟,感往兴悼,可遣使致祭”
子道矜,幼而不慧,官至太中大夫。道矜子恒,太宗世为
侍中,度支
尚书,属父疾积久,为有司所奏。诏曰“道矜生便有病,无更横疾。恒因愚习惰,久妨清序,可降为散骑常侍”
沈
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人也。
高祖充,晋车骑
将军,吴国内史。曾祖劲,冠军陈祐长史,戍金墉城,为鲜卑慕容恪所陷,不屈节,见杀,追赠东阳太守。祖赤黔,廷尉卿。父叔任,少有干质,初为扬州主簿,
高祖太尉
参军,吴、山阴令,治皆有声。朱龄石伐蜀,为龄石建威府司马,加建威
将军。平蜀之功,亚于元帅,即本号为西夷校尉、巴西梓潼郡太守,戍涪城。东军既反,二郡强宗侯劢、罗奥聚众作乱,四面云合,遂至万余人,攻城急。叔任东兵不满五百,推布腹心,众莫不为用,出击大破之,逆党皆平。
高祖讨司马休之,龄石遣叔任率军来会。时
高祖领镇西
将军,命为司马。及军还,以为扬州别驾从事史。以平蜀全涪之功,封宁新县男,食邑四百四十户。出为建威
将军、益州
刺史,以疾还都。义熙十四年,卒,时年五十。长子融之,蚤卒。
演之年十一,
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曰“此童终为令器”家世为将,而
演之折节好学,读《老子》日百遍,以义理业尚知名。袭父别爵吉阳县五等侯。郡命主簿,州辟从事史,西曹主簿,举秀才,嘉兴令,有能名。入为司徒祭酒,南谯王义宣左军主簿,钱唐令,复有政绩。复为司徒主簿。丁母忧。起为武康令,固辞不免,到县百许日,称疾去官。服阕,除司徒左西掾,州治中从事史。
元嘉十二年,东诸郡大水,民人饥馑,吴义兴及吴郡之钱唐,升米三百。以
演之及
尚书祠部郎江邃并兼散骑常侍,巡行拯恤,许以便宜从事。
演之乃开仓廪以赈饥民,民有生子者,口赐米一斗,刑狱有疑枉,悉制遣之,百姓蒙赖。转别驾从事史,领本郡中正,深为义康所待,故在府州前后十余年。后刘湛、刘斌等结党,欲排废
尚书仆射殷
景仁,
演之雅仗正义,与湛等不同,湛因此谗之于义康。尝因论事不合旨,义康变色曰“自今而后,我不复相信”
演之与
景仁素善,尽心于朝廷,
太祖甚嘉之,以为
尚书吏部郎。
十七年,义康出藩,诛湛等,以
演之为右卫
将军。
景仁寻卒,乃以后军长史范晔为左卫
将军,与
演之对掌禁旅,同参机密。二十年,迁
侍中,右卫
将军如故。
太祖谓之曰“
侍中领卫,望实优显,此盖宰相便坐,卿其勉之”上欲伐林邑,朝臣不同,唯广州
刺史陆徽与
演之赞成上意。及平,赐群臣黄金、生口、铜器等物,
演之所得偏多。上谓之曰“庙堂之谋,卿参其力,平此远夷,未足多建茅土。廓清京都,鸣鸾东岱,不忧河山不开也”二十一年,诏曰“总司戎政,翼赞东朝,惟允之举,匪贤莫授。
侍中领右卫
将军演之,清业贞审,器思沈济。右卫
将军晔,才应通敏,理怀清要。并美彰出内,诚亮在公,能克懋厥猷,树绩所莅。
演之可中领军,晔可
太子詹事”晔怀逆谋,
演之觉其有异,言之
太祖,晔寻事发伏诛。迁领国子祭酒,本州大中正,转吏部
尚书,领
太子右卫率。虽未为宰相,任寄不异也。
素有心气,疾病历年,上使卧疾治事。性好举才,申济屈滞,而谦约自持,上赐女伎,不受。二十六年,车驾拜京陵,
演之以疾不从。上还宫,召见,自勉到坐,出至
尚书下省,暴卒,时年五十三。
太祖痛惜之,追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谥曰贞侯。
演之昔与同使江邃字玄远,济阳考城人。颇有文义。官至司徒记室
参军,撰《文释》,传于世。
演之子睦,至黄门郎,通直散骑常侍。世祖大明初,坐要引上左右俞欣之访评殿省内事,又与弟西阳王文学勃忿阋不睦,坐徙始兴郡,勃免官禁锢。
勃好为文章,善弹琴,能围棋,而轻薄逐利。历
尚书殿中郎。太宗泰始中,为
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时欲北讨,使勃还乡里募人,多受货贿。上怒,下诏曰“沈勃琴书艺业,口有美称,而轻躁耽酒,幼多罪愆。比奢淫过度,妓女数十,声酣放纵,无复剂限。自恃吴兴土豪,比门义故,胁说士庶,告索无已。又辄听募将,委役还私,托注病叛,遂有数百。周旋门生,竞受财货,少者至万,多者千金,考计脏物,二百余万,便宜明罚敕法,以正典刑。故光禄大夫
演之昔受深遇,忠绩在朝,寻远矜怀,能无弘律,可徙勃西垂,令一思愆悔”于是徙付梁州。废帝元徽初,以例得还。结事阮佃夫、王道隆等,复为司徒左长史。为废帝所诛。顺帝
即位,追赠本官。
勃弟统,大明中为著作佐郎。先是,五省官所给干僮,不得杂役,
太祖世,坐以免官者,前后百人。统轻役过差,有司奏免。世祖诏曰“自顷干僮,多不祗给,主可量听行杖”得行干杖,自此始也。
演之兄融之子畅之,袭宁新县男。大明中,为海陵王休茂北中郎咨议
参军,为休茂所杀,追赠黄门郎。子晔嗣,齐受禅,国除。
史臣曰:元嘉初,诛灭宰相,盖王华、孔宁子之力也。彼群公义虽往结,恩实今疏,而任即曩权,意非昔主,居上六之穷爻,当来宠之要辙,颠覆所基,非待他衅,况于废杀之重,其隙易乘乎。夫杀人而取其璧,不知在己兴累。倾物而移其宠,不忌自我难持。若二子永年,亦未知来祸所止也。有能戒彼而悟此,则所望于来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