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时人偏爱百花屏风,
我独欣赏胎仙本相。
丛生羽毛如白练分彩,
疏朗骨节似筇竹相望。
全无衰颓杂乱之态,
颇得舒展高举之形。
势态似欲直上九霄,
身形犹在丈席之间。
如忧尘世鸡鸭争斗,
似忆林泉烟霞向往。
任凭俗世纵横纷扰,
皎洁胸怀自在闲放。
空怀明远高蹈之思,
不待浮丘引渡仙乡。
何时得振玉衣霞帔,
一举栖息瀛洲阆苑
以上为【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鹤屏】的翻译。
注释
袭美:皮日休表字,陆龟蒙诗友
胎化:道教谓鹤乃胎生仙禽,《相鹤经》“鹤者胎化之禽”
氃氋(tóng méng):羽毛松散貌,《世说新语》“羊祜鹤氃氋而不肯舞”
连轩:飞翔貌,鲍照《舞鹤赋》“连轩沓拖,挥霍翕忽”
浮丘相:浮丘公引王子晋仙去典,《列仙传》“王子乔见浮丘公接以上嵩山”
瀛阆:瀛洲与阆苑,并称海上仙山
以上为【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鹤屏】的注释。
评析
此诗通过咏鹤屏风寄寓超然物外之志。前六句以“胎化状”定位鹤屏仙格,毛羽、骨节的具象描写中暗含精神气骨;中六句“抢高寻”与“在函丈”的空间矛盾,揭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后六句“忧鸡鹜”“忆烟霞”的意象对照,凸显诗人对世俗的疏离。陆龟蒙作为晚唐隐士,在诗中既承袭鲍照《舞鹤赋》的物象传统,又注入道家“游心太玄”的生命态度,其物我交融的笔法堪称咏物诗范本。
以上为【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鹤屏】的评析。
赏析
全诗采用“物-我-仙”的三重升华结构。起笔以“独即”二字确立审美主体性,继以工笔细绘鹤屏形神:“练分彩”状其皎洁,“筇相望”写其清癯。中段“抢高寻”的动势与“在函丈”的静态构成诗意张力,“鸡鹜斗”与“烟霞向”的对仗暗含《楚辞》香草恶鸟传统。尾联“振玉衣”意象既呼应鹤之白羽,又暗喻修道者羽化登仙,最终在“瀛阆”的仙境想象中完成精神超越。陆龟蒙巧妙将屏风绘画、鹤之物象、隐者情怀熔铸一炉,其空灵笔意与皮日休原唱之沉郁形成互补,堪称吴中唱和诗典范。
以上为【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鹤屏】的赏析。
辑评
《唐才子传》卷八:“龟蒙与皮日休酬唱,《鹤屏》次韵尤高,『尘世任纵横,霜襟自闲放』,其襟抱可知。”
胡震亨《唐音统签》:“鲁望《鹤屏》诗,前十二句体物精微,后六句寄情玄远,得咏物上乘。”
贺裳《载酒园诗话》:“陆鲁望『曾无氃氋态,颇得连轩样』,非深观鹤态者不能道。末联『何由振玉衣』,与鲍明远『振玉羽而临霞』异曲同工。”
《四库全书总目·笠泽丛书提要》:“龟蒙《和皮日休鹤屏》作,『似忆烟霞向』五字,不独写鹤心,亦见诗人烟霞痼疾。”
以上为【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鹤屏】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