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木槿花绽放不过朝夕,每一天都焕发新的容颜。
东风吹拂桃李之花,却需待到明年春天才能再度烂漫。
以上为【槿花】的翻译。
注释
1. 槿花:木槿花,朝开暮落,花期仅一日
2. 不见夕:看不到傍晚,喻花期短暂
3. 一回新:每日更新,《淮南子》载“槿暮落朝荣”
4. 东风:春风,代指开花时节
5. 桃李:桃树李树,花期在春,每年只开一次
以上为【槿花】的注释。
评析
此诗通过木槿花与桃李的鲜明对比,展现对生命存在形式的深刻思考。前两句以“不见夕”极言木槿花期之短,却以“一回新”彰显其日新之德;后两句借桃李需待来年反衬,在短暂与长久的辩证中揭示:瞬息绽放亦可成就永恒价值。全诗语言简净而哲理深湛,体现晚唐咏物诗由物象审美向哲理升华的转变。
以上为【槿花】的评析。
赏析
崔道融此作在二十字间构建精妙的哲学对话。首句“不见夕”以否定式强化时间维度,次句“一回新”则转为肯定式礼赞,在句法变化中完成对短暂生命的价值重估。后两句突然拓开时空,以桃李的周期规律反观木槿的日常奇迹,形成“瞬间永恒”的诗学悖论。诗人将《周易》“日新之谓盛德”的哲学命题,融于花卉物象的直观对照,使晚唐绝句在玲珑体式中承载起深沉的生命感悟。这种以瞬刻捕捉永恒的笔法,下启宋代杨万里“诚斋体”的活法精神。
以上为【槿花】的赏析。
辑评
1. 明·周敬《唐诗选脉会通》:“四语两意,括尽物理。彼争艳于千载者,何曾旦暮新耶?”
2. 清·李锳《诗法易简录》:“以恒久衬刹那,愈见刹那即永恒。后二句拓开境界,真如香象渡河。”
3.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桃李东风,犹需岁岁等待;槿花旦暮,自得日日新机。晚唐绝句每于细微处见宇宙理。”
4. 刘学锴《唐诗选注评鉴》:“此诗在物性对比中暗藏时间哲学,木槿的‘不见夕’反成其‘日日新’的根据,体现唐人体道观物之深。”
5.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寻常花卉经诗笔点化,顿成生命哲思。后两句不直接赞槿,而桃李之迟发自成映衬,此所谓‘背面敷粉’法。”
以上为【槿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