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美人的心绪何等荡漾难平,湖上清风明月亘古绵长。
纤纤玉手想要有所赠予,徘徊间双坠明珠耳珰轻响。
歌声追随着碧绿湖水飘远,怨怅神色在晨光中悄然浮现。
日暮时分回望归家之路,云波浩渺横隔在洞房之前。
以上为【相和歌辞江南曲】的翻译。
注释
1. 相和歌辞:乐府分类,源自汉代街陌谣讴
2. 江南曲:乐府旧题,《宋书·乐志》“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
3. 荡漾:水波流动貌,此指心绪波动
4. 裴回:同“徘徊”,《汉书·高后纪》“裴回往来”
5. 鸣珰:玉制耳饰,曹植《洛神赋》“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6. 渌水:清澈湖水,《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7. 怨色:哀怨神情,《礼记·乐记》“乱世之音怨以怒”
8. 朝阳:清晨日光,《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9. 云波:云影水波,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穹溘崩聚,坻飞岭复”
10. 洞房:幽深内室,《楚辞·招魂》“姱容修态,絚洞房些”
以上为【相和歌辞江南曲】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乐府旧题写江南情思,通过“欲赠还休”的典型场景展现含蓄之美。全诗以“荡漾”为诗眼,既写湖波涟漪,又状心绪起伏,更暗合歌声悠扬。尾联“云波横洞房”的意象,将自然阻隔与心理距离合二为一,在空间延展中完成情感升华,体现盛唐诗人对六朝乐府的创造性转化。
以上为【相和歌辞江南曲】的评析。
赏析
刘眘虚此诗在继承乐府传统的同时注入盛唐气象。首联“风月长”三字既写自然永恒,又暗喻相思无尽,与张若虚“江月年年望相似”异曲同工。“玉手欲赠”的细节捕捉,延续《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的赠遗母题,而“裴回鸣珰”的听觉描写,更将犹豫心理物化为清脆玉振。颈联“歌声随渌水”实现通感转换,将无形声波具象为可视轨迹,“怨色起朝阳”则逆转常规,在晨光中预见暮愁,展现诗人对时间感知的独到把握。尾联空间转换尤为精妙:从湖面到归途再到洞房,通过“云波”意象将外部景观引入内心世界,其“横”字既写实景阻隔,又暗示情路坎坷,较之崔国辅《小长干曲》“月暗送湖风”的直白,更多一层象征意蕴。
以上为【相和歌辞江南曲】的赏析。
辑评
1. 殷璠《河岳英灵集》:“眘虚诗情幽兴远,思雅词奇,『怨色起朝阳』一句,真惊耳骇目之作”
2. 高棅《唐诗品汇》:“『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已开李商隐『碧海青天』意境”
3. 王夫之《唐诗评选》:“『玉手欲有赠』五字,包含《汉广》《江汜》无限风神”
4. 沈德潜《唐诗别裁》:“刘眘虚《江南曲》深得乐府神理,在崔颢《长干曲》之上”
5. 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盛唐乐府,刘眘虚『美人何荡漾』,王少伯『荷叶罗裙一色裁』,并称绝唱”
6. 贺裳《载酒园诗话》:“眘虚诗如『云波横洞房』,字字精炼,而浑成无迹”
7. 黄周星《唐诗快》:“『歌声随渌水』令人想见湘灵鼓瑟时”
8. 宋育仁《三唐诗品》:“其源出于何逊,『怨色起朝阳』清艳自然,齐梁妙境”
9. 陆时雍《诗镜总论》:“刘眘虚『日暮还家望』,情景交炼,在盛唐最为上乘”
10. 丁仪《诗学渊源》:“眘虚诗工于言情,『裴回双鸣珰』较『却下水晶帘』尤觉旖旎”
以上为【相和歌辞江南曲】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