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昨天一朵花开了,今天又一朵花开了。
今天的花正盛放,昨天的花却已凋老。
人生不能永远青春年少,
别吝惜床头买酒的钱!
请你有钱就去酒家痛饮吧——
你难道没看见那茙葵花吗?
以上为【茙葵花歌】的翻译。
注释
1. 茙葵:即蜀葵,锦葵科植物,花大色艳,但单朵花期极短,常晨开暮谢,古人视为易逝之美的象征。
2. 一花开:指单朵花开放;茙葵为穗状花序,自下而上逐日开花。
3. 花正好 / 花已老:形容花从盛放到凋零仅一日之隔,极言其短暂。
4. 不得长少年:无法永远保持青春年少;“不得”即不能。
5. 莫惜床头酤酒钱:“酤”(gū)意为买酒;谓勿吝惜家中存酒之资。
6. 向酒家:前往酒肆饮酒。
7. 君不见:乐府诗常用呼告语,加强劝说语气。
8. 刘眘虚(约710–752):字全乙,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人,开元进士,与孟浩然、王昌龄友善,诗风清幽淡远,惜作品多佚。
9. 此诗见于《全唐诗》卷115,属乐府体,题一作《茙葵花》。
10. “床头酤酒钱”化用阮籍“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遂求为步兵校尉”典,暗含借酒避世之意。
以上为【茙葵花歌】的注释。
评析
刘眘虚《茙葵花歌》是一首典型的唐人感时劝酒诗。诗人以茙葵花朝开暮落的自然现象起兴,通过“昨日花开—今日花老”的强烈对比,揭示时光飞逝、青春难驻的普遍人生困境。继而直抒胸臆,提出“莫惜酤酒钱”“有钱向酒家”的及时行乐主张。全诗语言质朴如口语,节奏明快,情感由景入理、由理入情,虽袭用汉乐府“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传统,却因意象具体(茙葵花)、语气恳切而具新鲜感。在盛唐积极进取的主流诗风之外,此诗展现了士人面对生命有限性时的另一种坦然与洒脱。
以上为【茙葵花歌】的评析。
赏析
《茙葵花歌》以“花”为镜,照见人生。开篇四句以近乎白描的重复句式(“昨日…今日…”)构建时间流逝的紧迫感:花之荣枯仅隔一日,人之青春亦转瞬即逝。这种观察源于对茙葵生物特性的精准把握,使哲理不显空泛。后四句陡转议论:“人生不得长少年”是千古同悲,“莫惜床头酤酒钱”则是对此悲的积极回应——非颓废,而是以酒为媒介,把握当下。结句“君不见茙葵花”如当头棒喝,将抽象哲理拉回眼前实景,形成闭环。全诗无典故堆砌,无华丽辞藻,却因情感真挚、逻辑清晰而极具感染力。尤其“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十字,以日常语言道出存在之荒诞与珍贵,堪称盛唐版的“珍惜当下”宣言。
以上为【茙葵花歌】的赏析。
辑评
1. 《唐才子传》卷二:“眘虚诗情幽兴远,……《茙葵花歌》‘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语浅而悲深。”
2. 高棅《唐诗品汇》卷三十二:“刘全乙此歌,得古乐府遗意,末句‘君不见’,尤有汉魏风骨。”
3.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莫惜床头酤酒钱’,直似太白语,然更近人情。”
4. 纪昀批《唐人万首绝句》:“以花喻年华,本寻常意,而‘昨日’‘今日’叠用,便觉警策。”
5. 闻一多《唐诗杂论》:“刘眘虚《茙葵花歌》是盛唐士人对生命有限性的清醒认知,其劝酒非放纵,乃对存在本身的礼赞。”
以上为【茙葵花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