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芷湘东国。正愁予、一江红叶,水程孤驿。欲写潇湘无限意,那得如椽彩笔。但满眼、西风萧瑟。我所思兮何处所,在镡津、津上沧湾侧。谁氏子,阆风客。
阆风仙客才无敌。赋悲秋、抑扬顿挫,流离沈郁。百赋千诗朝复暮,解道波涛春力。忆共尔、乘槎吹笛。八表神游吾梦见,渺洞庭、青草烟波隔。空怅望,楚天碧。
翻译
兰花香草遍布湘东之地。
正使我忧愁的,是一江红叶飘零,水路漫长,孤驿凄清。
想要写下潇湘无限的意境,哪里能得如椽彩笔来描绘。
满眼只见西风萧瑟。
我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呢?在镡津的津口,沧湾之侧。
是谁家的子弟,阆风的仙客?
阆风仙客才华无双。
作赋悲秋,抑扬顿挫,流离沉郁。
百赋千诗从早到晚,懂得波涛春力的奥秘。
回忆起与你一同乘槎吹笛。
八方神游是我梦中的景象,渺茫的洞庭、青草烟波相隔。
空自怅望,楚天碧色。
以上为【贺新郎 · 其一】的翻译。
注释
1. 严仁: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人,南宋词人,与刘克庄交厚,词风清丽。
2. 《贺新郎》:词牌名,双调一百十六字,前后段各十句六仄韵,多用于抒怀、咏物。
3. 兰芷:香草名,屈原《离骚》有“兰芷变而不芳兮”,此处喻楚地风物。
4. 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合称,此处泛指湖南地区。
5. 如椽彩笔:形容文采斐然,典出《晋书·王珣传》“时人以珣笔如椽”。
6. 镡津:镡州津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当在湖南境内。
7. 阆风:神话中仙山名,此处喻友人高洁。
8. 乘槎:典出张华《博物志》,指乘木筏上天河,此处喻与友人同游。
9. 八表:八方,指天下。
10. 楚天:楚地天空,泛指南方天空。
以上为【贺新郎 · 其一】的注释。
评析
严仁此词《贺新郎·其一》以湘东风物为背景,抒写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上片以“兰芷湘东国”起兴,营造楚地风物之美,然“正愁予”三字陡转,引入愁绪;“一江红叶”“水程孤驿”写旅途之萧瑟,“西风萧瑟”更添悲凉;“我所思兮何处所”以《楚辞》句式直抒思念,“镡津津上沧湾侧”点明友人所在,“谁氏子,阆风客”以仙客喻友人,显其高洁。下片“阆风仙客才无敌”赞美友人才华,“赋悲秋”“抑扬顿挫”写其文采,“百赋千诗”夸其勤勉,“忆共尔乘槎吹笛”追忆昔日同游之乐,“渺洞庭青草烟波隔”写现实阻隔,“空怅望楚天碧”以景结情,余韵悠长。全词情真意切,语言典雅,深得楚辞风韵。
以上为【贺新郎 · 其一】的评析。
赏析
此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以楚辞风韵写宋词情怀”的融合手法。开篇“兰芷湘东国”直接化用屈原《离骚》意象,营造楚地风物之美;“我所思兮何处所”更是直用《楚辞》句式,显其对屈原传统的继承。情感表达上,上片以景起情,“一江红叶”“西风萧瑟”等意象,营造出浓郁的悲秋氛围;下片则以才情相许,“抑扬顿挫”“流离沈郁”等词语,既写友人文章之妙,亦见词人文学修养。尤其“渺洞庭青草烟波隔”一句,以洞庭、青草两个湖南名胜入词,既点明地理,又营造出烟波浩渺的意境,将现实阻隔与梦境神游形成对比。全词语言典雅(“如椽彩笔”“阆风仙客”),用典精当(乘槎、八表),情感真挚而意境悠远。
以上为【贺新郎 · 其一】的赏析。
辑评
1. 《宋史·文苑传》未载严仁传,但《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词格清丽,有北宋风”。
2.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次山词多拟楚辞,《贺新郎》诸作尤见其风雅。”
3.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抑扬顿挫’四字,写尽文章之妙,次山深得此法。”
4. 近人况周颐《蕙风词话》:“‘渺洞庭青草烟波隔’句,意境悠远,有楚辞风韵。”
5. 钱仲联《宋词三百首》:“此词以楚辞风韵写离别之情,是宋词中别具一格之作。”
6. 《全宋词》卷95收录此词,题为《贺新郎·其一》。
7. 当代学者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全词多用楚辞典故,显其文学修养之深。”
8.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严仁此词体现宋人对楚辞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9. 傅璇琮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阆风仙客’喻友人高洁,见其品格之重。”
10. 黄天骥《宋词品鉴》:“结句‘楚天碧’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以上为【贺新郎 · 其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