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
作潭镜兮澄寺内,泛岩花兮到人间。
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烽火惊戎塞,豺狼犯帝畿。
川原无稼穑,日月翳光辉。
里社枌榆毁,宫城骑吏非。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孤兴日自深,浮云非所仰。
窗中西城峻,树外东川广。
晏起簪葛巾,闲吟倚藜杖。
尧心知稼穑,精意绕山川。
风雨神只今,笙镛诏命传。
沐兰只扫地,酌桂伫灵仙。
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
庭深不复扫,城晓更宜看。
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
麦秋中夏凉风起,送君西郊及沣水。
孤烟远树动离心,隔岸江流若千里。
早年江海谢浮名,此路云山惬尔情。
艳唱召燕姬,清弦待卢女。
由来道姓秦,谁不知家楚。
传杯见目成,结带明心许。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出禁因风彻,萦窗共月来。
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
惊湍流不极,夜度识云岑。
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
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
姑苏东望海陵间,几度裁书信未还。
长在府中持白简,岂知天畔有青山。
人归极浦寒流广,雁下平芜秋野闲。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离别那逢秋气悲,东林更作上方期。
共知客路浮云外,暂爱僧房坠叶时。
长江九派人归少,寒岭千重雁度迟。
向山独有一人行,近洞应逢双鹤迎。
尝以素书传弟子,还因白石号先生。
无穷杏树行时种,几许芝田向月耕。
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
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
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
盛名天下挹馀芳,弃置终身不拜郎。
词藻世传平子赋,园林人比郑公乡。
门前坠叶浮秋水,篱外寒皋带夕阳。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十年归客但心伤,三径无人已自荒。
夕宿灵台伴烟月,晨趋建礼逐衣裳。
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鸳鸾借末行。
淮阴日落上南楼,乔木荒城古渡头。
浦外野风初入户,窗中海月早知秋。
沧波一望通千里,画角三声起百忧。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
江客不堪频北顾,塞鸿何事复南飞。
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榛草荒凉村落空,驱驰卒岁亦何功。
蒹葭曙色苍苍远,蟋蟀秋声处处同。
乡路遥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东。
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
庐岳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公车待诏赴长安,客里新正阻旧欢。
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东溟道路通秦塞,北阙威仪识汉官。
此去那知道路遥,寒原紫府上迢迢。
莫辞别酒和琼液,乍唱离歌和凤箫。
远水东流浮落景,缭垣西转失行镳。
北人南去雪纷纷,雁叫汀沙不可闻。
积水长天随远客,荒城极浦足寒云。
山从建业千峰出,江至浔阳九派分。
遥夜此何其,霜空残杳霭。
方嗟异乡别,暂是同公会。
海林秋更疏,野水寒犹大。
吹角出塞门,前瞻即胡地。
三军尽回首,皆洒望乡泪。
转念关山长,行看风景异。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
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水流绝涧终日,草长深山暮春。
犬吠鸡鸣几处,条桑种杏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