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

张栻,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共惟二百载,诗礼一门中。


冷落吾忧甚,扶持尔辈同。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

驱车出严关,触热归路长。


一雨群物苏,吾行亦清凉。


漓水自南去,湘流正洋洋。

小竹如针能具体,方春茁笋更堪怜。


乾坤妙用无馀欠,隐几旁观为莞然。

知君随寓即能安,久矣家山咏考槃。


幕府漫游从鬓秃,竹窗寄傲有书观。


此身讵可忘三省,世路何妨阅万端。

泽国今年秋气蚤,湖亭清晚独裴徊。


翩翻荷盖随风舞,萧瑟松声带雨来。


静处岂云身计得,吟边但觉岁华催。

玻瓈盆外起千鬟,路入空蒙紫翠间。


心远最便天宇迥,眼明偏见野云闲。


寒泉宰木留千载,清磬疏钟度两山。

雨后清泉绕舍流,悬知耘耜遍南州。


占相岁事端无恙,劳苦农人亦少休。


好句收功经百鍊,弥旬不见便三秋。

二阮向来俱莫逆,支筇为我到山巅。


浊醪共饮聊复尔,胜集于今亦偶然。


人立千峰秋色里,月生沧海暮云边。

山间景物转流年,台上风光处处传。


放目便应云梦小,凭栏平挹祝融巅。


忽寻故国占天际,谁看孤舟系岸边。

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知经几摄提。


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


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

谈天终日口澜翻,来乞清甘醒舌根。


满座松声闻金石,微澜鹤影漾瑶琨。


淡中知味谁三咽,妙处相期岂一樽。

久憩珠林寺,高轩自远来。


携朋上乔岳,载酒到琼台。


论道吟心乐,吟诗笑眼开。

清溪南畔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红。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香衫曲未终。

故人畴昔隐西峰,野寺幽房一径通。


无复老僧谈旧事,空馀修竹满清风。


梦中寻胜忘南北,句里论心岂异同。

江北逢新雨,湘南忆旧游。


能来慰岑寂,恨不小迟留。


日月徒催老,巧名浪自愁。

肮脏宁多忤,栖迟久倦游。


折肱谙世味,袖手惜良筹。


日月隆中晚,风烟岘首愁。

元日忻晴色,新年祇旧心。


故人同客里,乡话自情深。


尽说成都酒,休为楚泽吟。

市朝车马列云从,君有危楼出半空。


但觉乾坤增老眼,不妨日月转空笼。


花开花落关何事,江北江南只此中。

夜读韦编起欲从,门前流水落花空。


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


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

闭门谢客少过从,独倚修篁傲碧空。


忽喜千条发琼蕊,纷如万鹤出樊笼。


与君前日徘徊久,得句悬知惨淡中。

老子曾从先觉游,后来文采继风流。


胸中有意穷千古,笔下成章映九秋。


尘世利名无著莫,圣门事业要精求。

晓风猎猎笛横秋,泽国名山九日游。


万里烟云归老眼,千年形势接中州。


丘原到处堪怀古,萸菊随时岂解愁。

为邦和气满乡闾,袖手还家乐有馀。


案上简编元好在,闲中日月更宽舒。


功名且要身长健,寻尺何求计不疏。

畴昔相看意便倾,重逢便觉眼增明。


半生漫仕壮心在,五月长江去棹轻。


龟椟久藏千乘宝,鹏风方快九霄程。

天与孤清迥莫邻,只应空谷伴幽人。


千林扫迹愁无那,一点横梢眼便亲。


顾影莫惊身易老,哦诗尚觉句能新。

方帽冲泥有客来,九衢俗眼莫惊猜。


一樽相对十年外,两脚新从万里回。


壮志未随衰鬓改,孤怀良为故人开。

使君卜筑占芳洲,短槛疏篱处处幽。


风月随时供燕几,笑谈终日在中流。


翩翩影落来宾雁,漠漠寒生欲下鸥。

一雨端能减百忧,肩舆径上最高楼。


山容净洗无穷碧,江水新添自在流。


已觉春随花片老,不应身似贾胡留。

重来能复几旬馀,临水登山又送渠。


夜雨已知农事好,春寒未放小桃舒。


眼前佳处应难尽,别后书来讵可疏。

从昔山川夸八桂,只今文物盛南州。


秋风万里携书剑,春日端门拜冕旒。


圣世取才先实用,儒生报国岂身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