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观水必观澜,听潮每听音。


乃于无声处,见此天地心。


方其潮未上,大江一蹄涔。

前峰后峰雪模糊,东村西村春有无。


快雪时晴入佳想,况复见此关山图。


关山迢递相联属,玉洁珠光眩人目。

老骥伏枥志千里,烈士松心同不已。


因思饮水向天山,枕上边声梦中起。


昨者试洛江之干,蹴踏细浪成狂澜。

淮南善画竹,其世宗虎头。


前身萧恊律,后身文湖州。


浓墨逼景献,健毫从澹游。

腊前有雪宜三白,笑倒田翁手齐拍。


去年天气不多寒,盈寸犹难况盈尺。


嗟予亦是田舍翁,敢以玉山高两峰。

花号鸡冠类剪裁,一丛却映凤仙开。


裹头绛帻非筹报,缠项红罗似斗回。


久养真能同槁木,恒饥宁肯啄苍苔。

内山高并两峰寒,万里毡裘雪未干。


今日江南人见惯,不须常展画图看。

要将明镜别妍媸,勋业频看只自疑。


红艳一枝谁为写,倚阑人在影娥池。

柳梢风转不多寒,薄雪初消路未干。


应笑髯翁殊矍铄,也随春色上长安。

渔在江湖樵在林,相逢肯信有机心。


沙鸥尚未能忘我,飞过云山不可寻。

晓日登临眼界宽,秋来随处好盘桓。


燕鸿也自关时序,松柏端如保岁寒。


伏阙惟天知对越,还家有竹报平安。

庖丁能治牛,师旷能治音。


畴知扁鹊术,异迹同其心。


五行播四序,偏胜恒为淫。

门门种树翠成层,准拟元宵映彩棚。


游兴不因风雨阻,夜窗闲却读书灯。

白云长在碧窗寒,卧久袈裟转觉单。


来处就于檐下宿,晴时偏向卷中看。


阴淫鳗井朝尤爽,气压龙山午不干。

谁遣馗翁作鬼雄,形容仿佛记唐宫。


山林川泽今无此,转忆先生铸鼎功。

大书芳桂揭高堂,甚似燕山窦十郎。


会见五枝承雨露,应知独秀饱风霜。


种槐庭外宁无地,栽柳门前自有庄。

每向豳居玩物情,却怜野鸟解催耕。


雨收江上一犁足,风动林梢两个鸣。


如入画图供赋咏,莫将思怨起阴晴。

深林绿艳恐消歇,故假人间膏沐容。


忽见一丛崖石上,动摇浑似泛光风。

松枯石烂自春秋,游入依然昼夜流。


要觉仙人忘世虑,未应钟吕胜巢由。

张灯只许到更阑,纵有笙歌懒作欢。


空忆旧时明月色,连宵还恨不曾看。

竹里梅花巧耐寒,正如红袖倚阑干。


诗翁传得春风面,曾在家山别墅看。

两晋文章在此翁,阳秋都寄杖藜中。


诗人只写归来意,不道闲情似国风。

酿酒盈缸粟满仓,只将辛苦度星霜。


诗书教子如何似,羡杀燕山窦十郎。

长安流落嗼途穷,一叶归舟便向东。


咫尺图中能缩地,只疑山叟是壶公。

锦江玉垒入霜毫,亦有人家荫白茅。


道是草堂元来信,只因梅柳是西郊。

狂蜂浪蝶尚飞翻,春去浑无一点痕。


只有东风知客意,乱吹花片拥篱根。

间色幽花却耐看,墨香和露不曾干。


魏家池馆如栽得,唤作秋风小牡丹。

一个长松雨鹤栖,上头不许子规啼。


仙翁应在春山裹,丹井云多路更迷。

山阴陈迹老莓苔,为探梅花踏雪来。


传得一枝溪上景,眼明相见亦惊猜。

高士清癯比鹤,长松夭矫犹龙。


如在山阴道上,经行万壑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