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梦吉,初名骃,字梦骥,号静修。学宗程朱,而兼采陆九渊之说。家居教授,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学行荐于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辞归。有《静修文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声浩荡动晴云,感慨悲歌气尚存。
洒落规模馀显德,承平文物记金源。
生存华屋今焦土,忠孝遗风自一门。
遥岑一碧淡相依,野态行云共意迟。
多病留侯宁复伟,长身诸葛但如痴。
相思千里尊酒尽,永啸一声小鸟悲。
误我儒冠一不成,剑华摇落动江城。
心飞北阙知天远,梦入南荒觉地倾。
磊落中原千古鹿,淋漓沧海一杯鲸。
借住郊园旧有缘,绿阴清昼静中便。
空钩意钓鱼亦乐,高枕卧游山自前。
露引松香来酒盏,雨催花气润吟笺。
行色匆匆缘底事,山阳梅信相催。
梅花香底有新醅。
南州今乐土,得意即衔杯。
苍黄淡野色,草树含清晖。
林居隐葱茜,晴岚散霏微。
归云有真意,鸣禽发天机。
秋江吞天云拍水,涛借西风挟不起。
断云分雨入江村,回首龙沙几千里。
澹庵老笔摇江声,仿佛阿唐惨淡情。
笔底金鞍有萧爽,谁云不博降王长。
汴梁门外若云屯,画本相看应自赏。
十载青衣梦故都,经营惨淡欲何如。
孤云生几时,冉冉何所适?
岂无昆华高,路远嗟独力。
徘徊天中央,明月为颜色。
下有幽栖士,岁宴倚青壁。
行过青林径欲还,谁家茅屋在林间?
云初涌出半含雨,风渐吹开微露山。
世味尝来知懒贵,物华老尽觉秋闲。
天开胜境为诗敌,未许幽人稳闭关。
诸生课罢弄烟霞,纺绩乘闲为煮茶。
白鹿高风有谁继?
草堂贫女晦庵家。
乡邻见戏说儿童,日日相邀社酒同。
故国无家仍是客,病躯未老错呼翁。
里胥验帖徵游户,县长闻名谒下风。
迂疏争笑近清狂,多病筋骸可预防。
久乏园蔬因种药,不留窗纸为抄方。
闲从鸟雀分晴昼,静与蛩螀共晚凉。
西山不似庞公傲。
城府有楼山便到。
欲将华发染晴岚,千里青青浓可扫。
老大情怀随处乐,幽闲气味逐时添。
平生长物不入室,一日百钱辄下帘。
题品云山宁有讳,收罗风月不妨廉。
希夷尊俎永相望,混沌凿开见此觞。
金橘有天容逸老,青田无地避馀香。
云中招隐留仙掌,物外寻真得醉乡。
未开常探花开未。
又恐开时风雨至。
花开风雨不相妨,说甚不来花下醉。
柳梢绿小梅如印。
乍暖还寒犹未定。
惜花长是为花愁,殢酒却嫌添酒病。
碧筒和露卷晴霞,锦浪随鲸落晚沙。
风趁歌声来弄叶,酒知人意要浮花。
胸中壁立三峰玉,醉里神游太一家。
自觉筋骸老渐顽,曾经坚脊度危关。
清霜烈日留身后,秀气春风拂坐间。
自有颓波如底柱,莫教秋色避南山。
世上悠悠尽自争,眼中隐隐放教平。
飞蝇触鼻人争怒,落叶临头我谩惊。
既有阳秋暗消长,何须青白太分明。
山石那容玉独坚,人生磨灭殆天怜。
画蛇最戒足无用,书马常忧尾不全。
谁见虎须真可捋,自惭鸡肋岂胜拳。
高亭云锦绕清流,便是吾家太一舟。
山影酒摇千叠翠,雨声窗纳一天秋。
襟怀洒落景长胜,云影空明天共游。
灵风缥缈竹花飞,怪石参差树影齐。
壶里有天藏日月,杯中无海饮虹蜺。
松生太古鹤应识,路入白云山尽低。
白马谁家子?翩翩秋隼飞。
袖中老蛟鸣,走击秦会之。
事去欲名留,自言臣姓施。
方寸足留耕。
大胜良田万顷平。
阴理不随陵谷变,分明。
四海荆州吾所爱,虎贲谁似中郎。
小孙今拟唤甘棠。
添官前有例,簪笏看堆床。
广寒宫殿,想幽深、不觉升沉圆缺。
天上人间心共远,如在琼楼玉阙。
厚地微茫,高天凉冷,此际红尘歇。
中原形势,壮东南、梦里谯城秋色。
万水千山收拾就,一片空梁落月。
烟雨松楸,风尘泪眼,滴尽青青血。
留在平生落落,休嗟世事滔滔。
青云底柱本来高。
立向颓波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