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方干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


常时爱缩山川去,有夜自携星月来。


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

能除疾瘼似良医,一郡乡风当日移。


身贵久离行药伴,才高独作后人师。


春游下马皆成宴,吏散看山即有诗。

画石画松无两般,犹嫌瀑布画声难。


虽云智惠生灵府,要且功夫在笔端。


泼处便连阴洞黑,添来先向朽枝乾。

上德由来合动天,旌旗到日是丰年。


群书已熟无人似,五字研成举世传。


莫道政声同宇宙,须知紫气满山川。

修持清苦振佳声,众鸟那知一鹗情。


蹑履三千皆后学,抟风九万即前程。


名将日月同时朽,身是山河应数生。

到县却应嫌水阔,离家终是见山疏。


笙歌不驻难辞酒,舟楫将行负担书。


为政必能安楚老,向公犹可钓淮鱼。

坐看孤峭却劳神,还是微吟到日曛。


松鹤认名呼得下,沙蝉飞处听犹闻。


夜阑亦似深山月,雨后唯关满屋云。

都缘相府有宗兄,却恐妨君正路行。


石上长松自森秀,雪中孤玉更凝明。


西陵晓月中秋色,北固军鼙半夜声。

天遣相门延积庆,今同太庙荐嘉宾。


柳条此日同谁折,桂树明年为尔春。


倚棹寒吟渔浦月,垂鞭醉入凤城尘。

溪势盘回绕郡流,饶阳春色满溪楼。


岂唯啼鸟催人醉,更有繁花笑客愁。


蹇拙命中迷直道,仁慈风里驻扁舟。

避石攀萝去不迷,行时举步似丹梯。


东轩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鸡犹未啼。


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

杨震东来是宦游,政成登此自消忧。


草中白道穿村去,树里清溪照郭流。


纵目四山宜永日,开襟五月似高秋。

岂知平地似天台,朱户深沈别径开。


曳响露蝉穿树去,斜行沙鸟向池来。


窗中早月当琴榻,墙上秋山入酒杯。

步步势穿江底去,此中危滑转身难。


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二年朝夜见双旌,心魄知恩梦亦惊。


幽贱粗能分菽麦,从容岂合遇公卿。


吹嘘若自毫端出,羽翼应从肉上生。

谢守登城对远峰,金英泛泛满金钟。


楼头风景八九月,床下水云千万重。


红旆朝昏虽许近,清才今古定难逢。

隔竹每呼皆得应,二心亲熟更如何。


文章锻鍊犹相似,年齿参差不校多。


雨后卷帘看越岭,更深欹枕听湖波。

因君贰邑蓝溪上,遣我维舟红叶时。


共向乡中非半面,俱惊鬓里有新丝。


伫看孤洁成三考,应笑愚疏舍一枝。

海内芳声谁可并,承家三代相门深。


剖符已副东人望,援笔曾传圣主心。


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

曙后月华犹冷湿,自知坐卧逼天宫。


晨鸡未暇鸣山底,早日先来照屋东。


人世驱驰方丈内,海波摇动一杯中。

分手频曾变寒暑,迢迢远意各何如。


波涛一阻两乡梦,岁月无过双鲤鱼。


吟处落花藏笔砚,睡时斜雨湿图书。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直上路初通,已在明君倚注中。


欲遣为霖安九有,先令作相赞东宫。


自从忠谠承天眷,更用文篇续国风。

虽云圣代识贤明,自是山河应数生。


大雅篇章无弟子,高门世业有公卿。


入楼早月中秋色,绕郭寒潮半夜声。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出众仙才是谪仙,裁霞曳绣一篇篇。


虽将洁白酬知己,自有风流助少年。


欹枕卧吟荷叶雨,持杯坐醉菊花天。

药成平地是寥天,三十人中最少年。


白雪振声来辇下,青云开路到床前。


公卿位近应翘足,荀宋才微可拍肩。

高情不与俗人知,耻学诸生取桂枝。


荀宋五言行世早,巢由三诏出溪迟。


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笔皆成典诰词。

寸心似火频求荐,两鬓如霜始息机。


隔岸鸡鸣春耨去,邻家犬吠夜渔归。


倚松长啸成疏拙,拂石欹眠绝是非。

岂知经史深相误,两鬓垂丝百事休。


受业几多为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


前时射鹄徒抛箭,此日求鱼未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