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

明代州振武卫人,字伯雅,一说字百雅,号白谷。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永城知县,以才调商丘。天启中,历吏部主事、郎中。魏忠贤乱政,乞归。崇祯八年,由验封郎中超迁顺天府丞。陕西农民军势盛,地方人谓巡抚庸懦,乃推边才用传庭。次年赴抚陕。...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中原寥落总消魂,慷慨犹怜我辈存。
旧有奇文倾海舶,今皈禅思叩风幡。
深谈六月炎蒸失,尽醉三更意态翻。
思君愁逐太行高,此夕芳尊任我曹。
月满空庭生桂树,风翻清漏落松涛。
百年道义交元古,一载天涯意转豪。
亳都潦倒竟何为,严剧疏庸总不宜。
五凤人争推汉吏,双凫我自愧明时。
传家清白虽无忝,治邑艰辛未有裨。
悠悠两地忽三年,抚字催科俱惘然。
墨绶方惭臣职旷,丹书复荷主恩偏。
九边此日仍多垒,四海何时可息肩。
草舍茅檐障短屏,荒村事事总飘零。
秋风况是愁中见,夜雨那堪客里听。
浊酒漫供劳吏醉,邻鸡频唤仆夫醒。
廿年幽赏寄丘园,谢傅东山道益尊。
杨柳风来春绕砌,梨花雨过夜开轩。
坐看兰玉前庭秀,仰视星河北阙繁。
招游忽漫问名园,把酒偏怜北海樽。
花径芳菲通近沼,竹篱宛转护高轩。
三春浍水烟光远,一曲芒山夜色繁。
正惜天涯聚首难,风尘何故促征鞍。
百年兄弟三秋阔,千里关河十月寒。
解橐自怜官况薄,开樽常忆故情欢。
僧房落叶满荒苔,小院烟光暝欲开。
万里秋风人入洛,一天夜月客衔杯。
疏钟渐向高楼断,清梵频从古殿来。
多乱冥鸿不可寻,何来空谷转传音。
烽烟正想匡时策,霄汉长悬报主心。
上国群公疏漫切,强邻此日祸方深。
轺车明日问长安,尊酒离筵且尽欢。
论将中原豪杰动,谈兵午夜斗星寒。
新秋早见边声急,时政深怜外吏难。
此去休悲行路难,高斋樽酒暂留欢。
荷香乍度飘官路,榴火新垂照绣鞍。
念乱有人争解绶,怀才我辈始弹冠。
九十春光渐欲残,客心无事一凭阑。
谈兵漫洒丁年泪,把酒堪消子夜欢。
快阁烟霞同汝梦,芒山星月好谁看。
阴晴日屡易,向晚复新霋。
湛露花边下,繁星柳外迷。
十年吾磊块,四海尔云霓。
雨散阴初敛,园林夕意幽。
披襟临水榭,蹑屐上山楼。
客兴优登眺,主情洽挽留。
归路临兰若,仍馀揽胜情。
云烟携客至,麋鹿夹僧迎。
经罢龙收雨,斋馀马趁晴。
灵石知何自,观来几岁华。
地幽疏履舄,僧韵带烟霞。
香供雷生菌,元言雨散花。
满城箫鼓沸春烟,欹枕挑灯自冁然。
儿女试衣争问夜,妻孥庀食竞更年。
两园花竹存诗料,六载渔樵足酒钱。
倚栏清兴满沧浪,静挹荷风度远香。
君子元为花上品,伊人宛在水中央。
芙蓉秋老空零落,桃李春归几艳阳。
我闻华岳之顶,池生千叶莲。
采而服之成神仙,华岳之名以此传。
雁门使君神仙者,自幼生长华岳下。
江南有客狂且清,我一对之爽气生。
见人先乞宽礼数,索笔每能赋秋声。
有时举杯横白眼,有时起舞狎青萍。
啼猿声本哀,况复在雪崦。
层峰锁寒色,听者惨不忺。
余亦落漠人,泪下襟袖沾。
策杖涌林外,徙倚溪桥晚。
静碧饮长虹,夕阳在绝巘。
云归洞壑幽,倦鸟望林返。
深径萝冉冉,弥望烟漠漠。
遥闻鸡犬声,知有人居错。
老幼总无营,第不废耕作。
郁彼千岁枝,偃盖寒光映。
奇耸龙鹤形,冷具霜雪性。
长风拂汉来,谡谡动清听。
浮生觉如梦,至理色即空。
林莺一声曙,天地为启蒙。
名蓝存胜迹,新花发故丛。
谁将大士座,寘向山之阿。
因以象名坞,猛气狎烟萝。
坞上经挂衲,无雨云自多。
根尘无了息,性真日以深。
悟彻无早晚,元始自可寻。
肃杀满天地,泬寥秋气清。
疏钟古刹传,秋月空山朗。
深听自相闻,如从月得响。
素影不可扣,清籁竟安往。
入山何晴佳,归来雨满道。
其初始霢霂,倏焉势倾倒。
万壑怒雷奔,弥川涨霪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