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是

函是,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近郭名蓝半壑开,华簪方服对高台。


云生几席僧催至,香满山厨客带来。


万里风烟霜竹断,三生魂梦午钟催。

布帆忽忆十年前,独树临江晚泊船。


戍角凄凉林外垒,渔灯黯淡渡头烟。


行尘扰扰人非昔,流水涓涓夜稳眠。

倾国名花好自持,岂因零落慎相期。


竹笼驰马惭当日,雪棹逢僧寄一枝。


无意桃葩开始盛,有情丹壑恨来迟。

看君几岁箨皮冠,试问从来为选官。


念我故山肠欲断,因人岐路泪偷弹。


已成白发南洲暮,却忆青袍北邸寒。

折柬殷勤又七年,肝肠重布菊花前。


却惭堂构乘承后,转见王臣嘱累先。


白社遥知宗炳意,青山分去远公禅。

万仞峰高独坐时,纸窗虚映满头丝。


古今不到眼前尽,云月从教人外移。


僧繇岂有图空手,荣叟嬴将入老诗。

居山只合种山田,岂为无心作俗缘。


人事强如千日日,世情薄似一年年。


道贫不欠他生债,身病长赊买药钱。

年年见说人多往,岂有昨宵今再来。


犹向石坪低处望,不妨篱菊暂时开。


峰高引水当阶溅,日逼移槐隔槛栽。

渐老渐知吾道稳,更无馀梦到羲皇。


伊耆龙马昔全盛,阪涿熊罴今淼茫。


江雨未收山日出,夜钟才憩晓鸡忙。

久住匡庐无雪诗,去年二月苦吟时。


青山依旧人添老,白发无私天亦垂。


万顷冰田春尚早,一庭玉树夜何其。

久滞尘寰想洞天,归山不觉已三年。


人过六十有何事,峰住千重只是禅。


下界残阳云影里,上方初夜月明前。

青山垒垒忘归路,白露皑皑湿客冠。


三代废兴犹欲问,一身前后不知寒。


老来方悔少年拙,病去难寻向日欢。

阅尽兴亡隐逾深,匡庐彭泽共浮沉。


空教黄鸟啼来日,谁向青山问昔心。


一夕寒花犹是古,万年流水始如今。

曾闻负铁铸金轮,觉海隆因属后人。


意躁天中香已旧,阇耶手里麨重新。


清水欲收丹壑网,梵音先咒毒龙驯。

一周甲子又从头,生事如环谁去留。


白发不知人厌老,青林空见叶为秋。


朔风吹雁来衡岳,寒月迟猿下石楼。

繁华阅尽老王庭,炯炯双眸意气横。


感恩岂必曾相识,慕义殊惭暂近名。


盈户总为朱履客,遥山犹系白云情。

老僧旧住溪桥上,却忆当时亦五旬。


潭影杖摇山日落,纸窗灯暗夜猿频。


门庭枯澹思先辈,田舍荒芜赖后人。

偶共寻凉过露台,追欢更上片鳞隈。


依岩挂屋千峰顶,绕壁横空一径开。


夜静钟声从地起,月寒秋色自天来。

当年丹荔频相对,此日青山又到来。


居士持斋忘岁月,比丘行脚遍岩隈。


开怀泉石供图画,入眼云烟绝坋埃。

书至始知游兴阻,迢迢空谷想遐音。


多时茎草荣丹壑,此日清风隔碧岑。


自笑身形难似鹤,空教松树俨成林。

五年辛苦走山城,搆得名蓝惬老情。


画壁楼台笔下起,莲花宫阙舌头生。


看云只有三冬日,冒雪还登二月程。

白头遥望万峰低,小隐何人守故溪。


去国塞鸿先我见,入门春燕傍谁栖。


河桥日落渔舟近,海树烟深村路迷。

懒步峰头曾几日,凭高又见草芊芊。


画中山鸟啼无数,梦里春花开正妍。


上界窗临江岸远,下方人望石楼前。

梵王宫在碧峰头,初日迎春瑞气浮。


香散紫霞归洞壑,钟摇松响出江流。


欲看金阙参差影,共泛晴川汗漫舟。

朔风吹雁落人间,塞北江南梦欲残。


万里溪山看腊尽,数峰松竹到春寒。


佛灯自照夕阳外,僧笠谁从鸟道宽。

峭绝云屏松径欹,大岩疏阔石离奇。


傍无宿地僧归少,门对西江日到迟。


瞻仰金容疑近古,指麾灵鹫定何时。

朝阳岩下访遗宫,树锁寒烟万壑中。


金像瓦穿残日照,僧房门掩败垣通。


落泉流漫厨灰冷,坠叶纵横溪路穷。

身在此山山不见,潜移一步大家看。


慈威倒正无人处,蜒蜿裒斜入画难。


倚树仰空飞瀑细,搴萝就石宿云寒。

奇山怪岫赴螺城,欲注南湖浸未成。


突屼洪崖插汉立,森罗列嶂拥云横。


火龙暗度千寻壑,丹凤高昂万里程。

龙王阁下有龙池,池在山头龙不知。


布水为云封洞壑,顺风吹雨到江湄。


出头天外星辰绕,举足南陲草木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