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是

函是,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同心只许二人知,泄漏春光却怨谁。


千里远持华萼信,一峰斜掩日长时。


放先已笑青莲拙,裕后潜教嫩桂移。

沿溪万竹深深处,壁削凌云自一峰。


贪月少栽当砌树,爱人常策北山筇。


长年一衲寒暄换,小榭临窗苔藓重。

萧条人事逢佳节,云净天高景倍生。


落帽几人羞短发,繁霜空自对寒英。


愁飘红叶减山色,爱耸青松听鹤声。

雪里窥人雪不侵,澹香孤影百年心。


一梢烟月看同昔,去日春光又到林。


吹落为摧罗袖色,高低空笑白头吟。

窗间犹见数峰青,已报秋归霜满庭。


添我道情空落落,赚谁人事独惺惺。


红炉点亦欺残腊,万派声须到巨溟。

黄花落尽独怜秋,便放寒山倚石楼。


伫望白云归洞壑,坐看孤雁下沧洲。


影同雪色惟堪赏,啸入春风不可留。

乱馀江海一儒生,如雪肝肠不世情。


贫贱只今无鲍叔,死生终古有程婴。


一身为友唯徇谊,万里离家岂近名。

一龛灯火月微明,似听孤猿坐五更。


毳衲岂无芳草意,蒲团犹有倚寒情。


十年辜负西山梦,今日空惭渔父名。

山径横斜好共僧,孤云野鹤碧崚嶒。


相看石上寒如此,坐到花残春未曾。


澹影情疏应似我,晓风人外若为朋。

生别何云遂死离,百年人事不堪思。


从今晤对知多日,忆昔绸缪已后时。


泪尽江河空滚滚,看穷日月自迟迟。

严寒始见世人容,寥落风尘独有侬。


逸士正宜青竹坞,老僧携上白云峰。


轻裾泛夜如飘素,薄暮投凉拟坐松。

衰柳疏槐影自单,微吟真欲寄琅玕。


端绥有意陪高士,华首何心入侍冠。


飞映晚霞还就荫,饱餐朝露不知寒。

谁将碧眼入芳丛,裁就云团欲荡空。


岂与世间忙腊月,且随云麓度秋风。


逍遥蓬户宜高士,摇落朱门傲贵公。

玉质冰操共此情,岁寒惟见一林清。


雪霜满地谁堪白,桃李开时但有名。


飘落且随流水去,孤荣又傍碧岩生。

海天秋色共茫茫,雁影长空入草堂。


有句不堪酬长老,无心曾否问空王。


裴公已结香花债,诸子谁教秘密藏。

独厌容长异众芳,由来素质欲淩霜。


坐销暝色发林秀,引得春风满草堂。


爱此清芬先堕叶,却怜憔悴暗生香。

历尽孤危动蔡琴,华冠几岁遂投林。


悲鸣竟日终何语,静抱长松只此心。


万里秋声风切切,一枝寒色月森森。

一帆寒色动边霜,万里归人向夕阳。


无意马嘶芳草白,有情雁叫菊花黄。


渊明岂为思田里,疏广何曾薄帝乡。

烟暝缤纷落日斜,五衢寒尽一枝花。


我怜素色禁残雪,谁爱馀香坐晚霞。


但道影疏南浦月,岂知春在野人家。

轻身高木可悠悠,断续酸伤独不休。


观世已甘朝露薄,因风犹作岁华忧。


响彻千峰人在梦,生从一壑影临秋。

深闭柴扉独种园,何人招我破云痕。


竹摇青影落河渚,日蘸寒光出海门。


秋水连天横小艇,晚烟笼树失孤村。

飞空带雪影婆娑,落落幽岩亦自多。


千树冻云销不尽,一溪寒月又如何。


光凌北斗疑长剑,雁叫清霜当浩歌。

秋草萋萋送别频,宾鸿应识宦游人。


一官到处青山在,万里回看白社贫。


筇竹高低逢玉案,滇人老幼候云津。

山居遮莫厌长贫,尽日逢人但任真。


云散密林关不住,泉分远涧漏还频。


芰荷花发犹当曙,梅蕊香舒未是春。

山堂九夏无人到,策杖寻僧问石源。


田尽树连迷虎径,云深溪断见松门。


当窗湖水浮衾枕,隔岫禅声入梦魂。

姓名终不入离骚,留与云烟援彩毫。


岩壑何曾有霜雪,春风吹落尽蓬蒿。


幽葩吐处阳和动,素蕊残时青草高。

父老传闻雷打雪,果然四十日春霖。


江连野岸鱼龙出,树锁寒烟虎豹深。


田圃预忧新夏旱,经橱先受绿莓侵。

浩公载自鹿门至,谂老床头接赵王。


不是野人情简略,都缘护法意深长。


虎溪苔印秋容淡,玉带光流山色凉。

闭门睡足申初起,峰转斜阳到竹扉。


万里干戈馀此日,五年江海待忘机。


黄叶不教流水去,白云终向故山归。

万顷湖光入镜楼,四窗虚豁水天秋。


短墙砌绕围黄独,长径松高映绿畴。


山雨欲来封蚁穴,溪风骤至起龙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