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

宋徐州彭城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少学文于曾巩,无意仕进。巩荐其修史,以布衣未用。哲宗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又用梁焘荐,为太学博士。因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颍州教授。绍圣初,又因进用不由科第而罢归。元符三年,...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烦君临问我何堪,剩欲从君十日谈。


老退不应称敏捷,颜苍宁复借红酣。


世间公器毋多取,句里宗风却饱参。

平江如抱贯秦洪,双岭驰来欲并雄。


是物皆为万世计,阖棺犹有一朝穷。


林峦特起终为污,美恶千年竟不空。

初说南奔道路长,湖边丹旐已飞扬。


百年积庆钟连璧,十念收功到净方。


绛幔未经亲宋母,绿衣犹记识黄裳。

两父论诗伯仲间,去思今识谢家安。


旷怀亦苦中年别,归翼仍愁行路难。


四壁未堪风雨夕,百围已试雪霜寒。

江上双峰一草堂,门闲心静自清凉。


诗书发冢功名薄,麋鹿同群岁月长。


句里江山随指顾,舌端幽眇致张皇。

稍听春鸟语丁宁,又见官池出断冰。


雪后踏青谁与共,花边著语老犹能。


笑谈莫倦寻常听,山院终同一再登。

城郭朝阳散积阴,郊原注目日青深。


年衰鸥鹭如今是,梦断邯郸何处寻。


语鹊飞乌春稍稍,重帘深院晚沉沉。

诗家两杜昔无邻,文采传家世有人。


疾置送诗惊老丑,坐曹得句自清新。


兴来不假江山助,目过浑如草木春。

石渠金马青云上,东里西门济水边。


上冢过家真乐事,平时持节贵当年。


成家旧学诸儒问,脱手新诗众口传。

寒窗冷砚欲生尘,短枕长衾却自亲。


老子形骸从薄暮,先生意气尚青春。


覆杯不待回丹颊,危坐犹能作直身。

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


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


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

转走东南复帝城,故人相见眼偏明。

十年作吏仍糊口,两地为邻阙寄声。

冷眼尚堪看细字,白头宁复要时名。

初闻简策侍前旒,又见衣冠送作州。


北府时清惟可饮,西山气爽更宜秋。


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

扣门赏竹任推排,兴尽归舟挽不回。


平世山林成偃蹇,新年词句得参陪。


醒心正赖挥毫疾,误笔仍须送喜来。

风树吹花落四邻,暮云将雨作催人。


旋倾美酒留连客,急作新诗报答春。


试傍清湖看鬓发,莫辞行乐费金银。

超世功名子有凭,过人才艺我何曾。


诗书废忘难支敌,门馆光华怯再登。


捐弃妻儿逃世累,扫除须发伴禅僧。

湖海相望阙寄声,云林过雨未全晴。


青衫作吏非前日,白首论文笑后生。


似听儿童迎五马,稍修书札问专城。

六月西湖早得秋,二年归思与迟留。


一时宾客馀枚叟,在处儿童说细侯。


经国向来须老手,有怀何必到壶头。

末涂一过马群空,老眼双瞻碣石鸿。


固有江东兼渭北,其如明月与清风。


一官羁绊吾堪老,万里嫖姚子未穷。

眼看游旧半东都,五岁曾无一纸书。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


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后车。

先生隐德世难名,晚见诸孙也自成。


颍水向来须好句,道山今日有宗英。


林湖更觉追随尽,巾帽犹堪语笑倾。

吟声正可候虫鸣,酒面犹须作老兵。


岂有文章妨要务,孰知诗律自前生。


向来怀璧真成罪,未必含光不屡惊。

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真字飘扬今有种,清谈绝倒古无传。


出尘悟解多为路,随世功名小著鞭。

早知汝颍多能事,晚以诗书托下寮。


大府礼容宽懒慢,故家文物尚嫖姚。


只将忧患供谈笑,敢望功名答圣朝。

飞腾无那高詹事,奔轶难甘杜拾遗。


释梵不为宁顾计,公侯有命却随宜。


且留陈迹来韩愈,不用逢人说项斯。

少共千忧老一官,中间毁誉两茫然。


去留有命真如此,俯仰从人却未然。


故著江山供极目,正将彊健入新年。

萦萦袅袅几丝飞,榴叶千灯照晚晖。


紫翠园林莺欲懒,黄昏帘幕燕初归。


花明西苑将迎幸,草绿平原正打围。

朱樱青子已尝新,白帢黄衫见未频。


载酒对棋无俗士,闭门高枕有闲人。


有底百年须薄禄,相看一笑却关身。

北来消息不真传,南度相忘更记年。


湖海一舟须此老,蓬瀛方丈自飞仙。


数临黄卷聊遮眼,稳上青云小著鞭。

束发相看到白头,了知公鬓不胜忧。


可堪亲老须三釜,又著儒冠忍一羞。


平世功名须晚节,向来旬月取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