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与世相违孰自量,资身无策漫多方。


逢场作戏真呈拙,误笔成蝇岂所长。


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南山楼观插穹苍,林杪青灯出上方。


形胜自如诸老逝,功名随尽二流长。


马游从昔哀吾老,王粲当年赋异乡。

渡淮才几日,道死近徐州。


药有何人进,棺于底所求。


本期纡紫绶,岂料殡黄楼。

欲极云霄阔,焉辞道路长。


早知当饭含,宁肯尚赍装。


瘦马嘶荒厩,残书阁故房。

南寒稍近折绵天,葵荠争承小雨怜。


冻合远峰应有雪,炊残荒市更无烟。


未妨夜画炉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

谢庄初起恰花晴,强侍红筵不避觥。


久断杯盂华盖喜,忽闻歌吹谷神惊。


䙰褷正重新开柳,呫嗫难通乍啭莺。

危楼横枕清江上,两岸碧山如画。
夕烟幂幂,晚灯点点,楼台新夜。
明月当天,白沙流水,冷光连野。

南来夜泊贞女庙,有客一二时相通。


孤蓬倚树鸟惊宿,白露湿衣人在空。


遥怜故乡共明月,独有游子知寒风。

贞女庙头鼓鼕鼕,忽惊游客归梦中。


扁舟一叶天上下,茅屋数间水西东。


伤心南国钓鲈地,矫首上林征雁风。

白昼婆娑古树下,华堂无事招儒雅。


苏门高士过弹琴,天宝将军来画马。


此日重阳黄菊开,寂寥馀我登高台。

罢职非能吏,归田即老农。


有诗聊度日,无字可书空。


白发将谁念,黄粱且自舂。

见说金台客,相逢只论诗。


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


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

午夜一声雷,急雨如飞雹。
枝上残红半点无,密叶都成幄。


苦恨簿书尘,刚把闲身缚。

回首嗟行役,吟诗怆物华。


西风凋木叶,客子去天涯。


日暮看边雁,江秋见海槎。

三载停诗事,君至发琴言。


酌酒迟君语,明月自东轩。


庭空秋影落,烟液渐无存。

木老生迟六月丹,明珠百颗照朱颜。


因渠风味思瑶柱,撩我乡心念玉环。


路远应难三日寄,楼高更上一层攀。

正晚寒轻,单衣润,幽幌初添明烛。
潇潇帘外雨,甚繁红都洗,未收梅溽。
水驿烟昏,僧廊月暗,愁诵虞兮遗曲。

灯珠转。
又宝月、冷浸深深院。
莲催玉漏三终,蟾啮金扉双扇。

栖迟徙倚赋登楼,休想情怀似去秋。


着意不来看鬓脚,岂知何事在心头。


莫惊歌凤狂犹在,见说屠龙老更羞。

楼阁参差翳紫烟,佳人情重惜流连。


月明杨柳春风夜,寒食梨花暮雨天。


将谓浮云寄浮世,岂知流水是流年。

赋罢归来岁月长,无怀一枕到羲皇。


黑甜未了朝炊熟,白醉徐添午篆香。


自扇阴阳仙灶火,尽消冰炭世人肠。

啸傲松旁啜菊英,羡君疏懒得长生。


双门调奏钧天静,八睡诗成蝶梦清。


木榻枕流通桂海,云航驱浪泛蓬瀛。

有倩求仙学葛洪,向来传得鲍家风。


乘龙曾许青云上,跨鹤堪从碧海东。


酒进霞觞开艳菊,书归桂水托宾鸿。

趺坐忘言道气深,清风明月照虚襟。


肯寻丹灶延年药,独抱青莲不染心。


世上蜩螗喧可厌,云中鸡犬静闻音。

尺蠖之屈以求信,闭户青山足净因。


一句分明无量寿,莲华瓣瓣口中春。

五十年前事若何,于今特地且誵讹。


便休欲更教谁识,倚笑春风不较多。

春雨梅花湿小园,断桥流影动黄昏。


人家节近多留话,故旧闲中或置樽。


落落雁飞知隔浦,荒荒犬吠是前村。

燃烛炽炉炭,小雪冬已深。


朋从把薄醪,不受寒暑侵。


山空风夜号,落叶鸺鹠音。

小屏山,又迤新镜华,雨声依旧。
梦绮东风,香碗愔愔萦昼。
烟江恍藏系艇,似成连琴去后。
二十四桥春水波,东风杨柳客船过。
关心往事成陈迹,照眼花枝奈老何。
狂客此时全错落,紫骝无状玉盘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