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万仞峰高独坐时,纸窗虚映满头丝。


古今不到眼前尽,云月从教人外移。


僧繇岂有图空手,荣叟嬴将入老诗。

居山只合种山田,岂为无心作俗缘。


人事强如千日日,世情薄似一年年。


道贫不欠他生债,身病长赊买药钱。

年年见说人多往,岂有昨宵今再来。


犹向石坪低处望,不妨篱菊暂时开。


峰高引水当阶溅,日逼移槐隔槛栽。

渐老渐知吾道稳,更无馀梦到羲皇。


伊耆龙马昔全盛,阪涿熊罴今淼茫。


江雨未收山日出,夜钟才憩晓鸡忙。

久住匡庐无雪诗,去年二月苦吟时。


青山依旧人添老,白发无私天亦垂。


万顷冰田春尚早,一庭玉树夜何其。

久滞尘寰想洞天,归山不觉已三年。


人过六十有何事,峰住千重只是禅。


下界残阳云影里,上方初夜月明前。

青山垒垒忘归路,白露皑皑湿客冠。


三代废兴犹欲问,一身前后不知寒。


老来方悔少年拙,病去难寻向日欢。

阅尽兴亡隐逾深,匡庐彭泽共浮沉。


空教黄鸟啼来日,谁向青山问昔心。


一夕寒花犹是古,万年流水始如今。

一周甲子又从头,生事如环谁去留。


白发不知人厌老,青林空见叶为秋。


朔风吹雁来衡岳,寒月迟猿下石楼。

海螺绝巘覆洪蒙,老眼临高豁大空。


越水东流流不住,楚云西望望无穷。


风吹落叶知何处,月到寒宵只此中。

北山多幽踪,灵怪具兹石。


窈曲壶峰房,巉岩老蛟脊。


寒泉界遥青,烟萝缀疏碧。

细诵芝田诗一编,了无斧凿自天然。


豪雄虹抹斜阳外,雅淡梅横缺月边。


点石化金非是幻,脱胎换骨欲成仙。

栽花种竹满平园,人道安闲似乐天。


自笑铅黄消永日,何如蛮素乐华年。

老去何心悦盛华,观书无奈眼昏花。


但思载酒扬雄宅,细问三州二部家。

初见累累小圃中,鼠偷雀啄树将空。


久遭日暴皮先罅,未借霜寒子半红。


爽味尚堪供齿颊,清浆聊可润心胸。

有人遗我建溪香,茶具邻家自借将。


亲磨无从亲付汝,一推惟是一回肠。


趋庭愧我缪知鲤,证父怜儿那得羊。

惟吾始生朝,汝祖五十八。


甫及贾谊少,祖易大夫箦。


怀绷至不天,能有几岁月。

寮额高悬太守书,方盘炯炯连三珠。


唐贤正笔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


是寮今虽茅草新,原是东邻寒士居。

今夕知何夕,织女逢牵牛。


云軿拥高汉,仙事传风流。


人间适焦窘,龟兆生田畴。

天既劳我晚,不如早息我。


奚止七不堪,于世无一可。


空山酒半瓢,秃发花三朵。

四境静山川,一枕闲风月。


野水抱城幽,青天垂木末。

高深极前临,苍莽接回眺。


齐州景物多,于此领其要。

花发红云合,公来醉玉颓。


傍城行怯远,却泛小舟回。

南瞻复北顾,春水绿漫漫。


此地寻花柳,全胜别处看。

尘污远已留,渌净此不杂。


僻招水鸟栖,清数游鱼鬣。

花满红桥外,寻芳未渡桥。


春风相调引,已有异香飘。

芙渠十顷阔,藻荇一篙深。


晚日江乡景,秋风泽国心。

河流春已深,野色晚更静。


生计慕园畦,归心付渔艇。

景物此清淡,幽亭独细论。


恐人容易过,常锁水西门。

潇洒尘埃外,崔嵬清浅中。


四轩春水阔,两岸画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