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月落暗虫啼不休,五更白露晓悠悠。

西风是处将摇落,可但梧桐独报秋。

东园久不到,落叶曲池平。


摇落遽如许,岁时真可惊。


衡茅望故里,渔钓寄馀生。

十年去国老蒙召,今岁始见家园春。


双燕初来即宾客,群莺相逢如故人。


蒙茸草树延野色,碎璅鲑菜供盘珍。

积雨古墙生绿衣,幽花点点弄秋姿。


黄昏楼角看新月,还是年年牛女时。

秋物向摇落,客心真悄然。


高风已凉夜,澹月始晴天。


拂幌单綀怯,凝尘故扇捐。

客雁归何处,寒螀鸣不休。


兼之清夜永,副以长年愁。


家令有移带,中郎馀白头。

一夜秋光先著柳。
暑力平明羞失守。
西风不放入帘帏,饶永昼。

入脚西风,渐去去来来,早三之一。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不须待、名品如麻,试为君屈指,是谁层出。

小屈穹庐,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
人中龙虎,本为明时而出。
只合是、端坐王朝,看指挥整办,扫荡飘忽。

将雨日已晏,既晴天亦曛。


风从莽苍来,云向西南奔。


忽于苍玉玦,拥此黄金盆。

秋日忽复翳,暮色横陂陁。


黯黯窗户暗,森森修竹多。


我懒不点灯,枯藤与婆娑。

香罗剪帕金描凤,红字排方玉作签。


身到蓬山瞻御墨,眼惊奎宿射珠帘。

芸香时近曝书筵,缥帙缃囊得纵观。


不是圣时修故事,岂知藏室有清官。

沙溆生凉璧月秋,老亲看月子操舟。


虽无王守观灯乐,也类潘郎禊祀游。


风动高荷闻露注,星明疏竹乱萤流。

晚郭归舟急若何,市尘犹恐累渔蓑。


到家觉得曾风雨,两树芭蕉破叶多。

骄阳煽馀威,热恼若昏醉。


邀凉卧虚棂,顿觉景象异。


乾坤若黟漆,相对不相视。

未撤关河戍,边声动塞鸿。


忧时方恤纬,闻诏忽号弓。


两鬓三秋雪,千林一夜风。

老作诸侯客,贫为一饱谋。


折腰真耐辱,捧檄敢轻投。


早作千年调,中怀万斛愁。

暝色复已夕,雨声全未疏。


掩关颇嗜卧,篝灯空照书。


点滴闻瓦沟,决溜鸣阶渠。

家贫难办素食,事忙不及草书。


今日果然如此,古人可信非欤。

振骑出喧阓,榜舟浮广川。


冠盖二三子,谓我扬先鞭。


翳翳杉漆坞,膴膴禾黍田。

十年前此日,视篆上严州。


借服初金佩,峨冠尚黑头。


乾坤谁失驭,江海已横流。

太白星初上,参旗井钺连。


新秋知几日,酷暑极今年。


足不能离地,心常欲契天。

月近参旗欲下弦,倚楼半夜独看天。


故园入梦将千日,朝服离身已七年。


汹汹火惊何不去,嗷嗷籴贵更堪怜。

焦原沸泽火云红,忽变煤炱漆暮空。


定谪毒龙移旧穴,并驱奇鬼助狂风。


落泥朱实争残果,劈瓦青株惜半桐。

故人赏我趣,遗我凫氏钟。


制与周礼合,试叩声舂容。


是日新秋节,夷则还为宫。

山头一寸云,山下一尺雨。


青天在层阴,未用遽披睹。


悬知垄亩间,不著蓑笠御。

缥缈炉烟上帝阍,朝来一洗旱如焚。


垄头无复成龟兆,水面初看起縠纹。


政使夏畦炊白玉,未妨秋稼割黄云。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背负明霞叶叶舟,靴文万顷夕风柔。


闲看落日平生事,不待山僧更苦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