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木绵庵畔瘴云愁,犹恋湖山一壑秋。


从道黄粱俱一梦,几人解上五湖舟。

万安县前小驻船,逢人尽说令君贤。


风云沛邑今几载,冰雪鲁山经五年。


墨绶近民心乐易,绨袍赠我意缠绵。

青山逶迤环海口,涛声隐隐春雷吼。


钓鳌人去玉台空,我来倚杖沉吟久。

十年不到万安游,此日重经涨海头。


偶过莲塘居士宿,古心古貌古人流。

落日秋山起白云,森森松桧拥高坟。
贤名百世应难灭,中有天家谕祭文。
阅世相将九十龄,白头如雪两瞳青。
缘何便作游仙梦,拭泪空瞻婺女星。
教子丁宁读父书,策名黄甲佩金鱼。
故园花竹春如海,赢得诸孙候板舆。
荆布家风玉雪容,诗书犹说旧儒宗。
相夫谁合隆恩泽,四度鸾书出九重。
尚书勋德重当时,伉俪分明得女师。
淑行定归刘向传,令人三诵鹊巢诗。
清宁宫里早朝回,四翟冠高比上台。
识遍朱门金字榜,众中夸道不凡才。
暂得逢君斗酒间,芙蓉何限案头山。
风潮只解催人去,不念朱郎万里还。
节序过寒食,扁舟客更愁。
他乡对童仆,故国忆松楸。
暮雨江边树,春莺水上楼。
江水成文地最奇,风流太守更能诗。
送将腊尽梅花怨,唤得春回燕子知。
一饷功勋真梦寐,千年名字付伤悲。
暖日平岗牛数尾,短蓑破笠三四子。
牛饥吃草渴饮水,牧儿仰卧不摇棰。
人牛意闲俱不知,笑我驻车独移时。
龙冈春暮别参军,驰檄南征过五云。
每惜日边归进士,俄惊地下作修文。
空梁落月犹疑见,寒木悲风不忍闻。
欲知公之忠,须诵三谏诗。
欲知公之惠,须读万安碑。
朝廷得公重,天下失公悲。
英雄学儒必学佛,天人战胜持定力。
英雄为将即为僧,大义了了明心镫。
常州城东护国寺,毅魄英风照青史。
满目风光二月时,小桃无数柳依依。
松间野寺临清浅,花底旗亭倚翠微。
人意不随春意好,此心端与赏心违。
西风萧瑟作秋声,远客归心信水程。
双石尖尖双鹭立,一滩渺渺一舟行。
酒杯无侣难成饮,诗句非奇谩写情。
楼面自东如择对,景随楼面若相会。
眼前献状有龙头,脚底乘机可鹏背。
坐跻百里东风中,起望长安马首东。
一合乾坤罗万象,中有连天云锦帐。
分光日月两轮间,聚荫神仙十洲上。
盘缃错缥天上无,若为云锦如许都。
解缆将逾月,归帆始遇风。
只消三数日,能得几何功。
天意非相简,诗人固自穷。
中秋佳节今宵是,远驾孤槎客里逢。
霁景烟消秋湛湛,晴空月射水溶溶。
白榆花浸银河冷,丹桂香浮玉露浓。
一棹春江上,东归似季鹰。
自怜同白璧,忽尔避青蝇。
非是嫌官缚,多应免盗憎。
雨足山田稔,秋高涧水清。
路从云外绕,人在瘴中行。
野草齐腰长,幽花照眼明。
飞盖行山径,穿松过野桥。
雾连江树暝,天接岭云遥。
过客多随伴,居民半是樵。
南向虔中去,缘江细路斜。
虫丝悬古树,鸟迹印晴沙。
山背云移石,林根露泫花。
沧浪矶外,小舣兰舟,旋沽竹叶。
雨过溪肥,波心荡漾鸥对唼。
烟晚欸乃渔歌,和橹声咿轧。
小小万安县,潺潺惶恐滩。
江流章贡水,地接吉筠山。
产薄赋应少,民稀政自闲。
过岭风花陌上狂,冥冥细雨搅孤航。
客中人病经寒食,愁里莺啼入豫章。
垂柳军城残日动,新烟渔浦战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