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处中最灵智,人与天地参。


其间有佛老,曷又推为三。


共以圆通出,诚明自包含。

九阳数,尽通彻。
三教门人,乍离巢穴。
探春时、幸得相逢,别是般欢悦。

曈曈悬佛日,天俣动云韶。


缝掖诸生集,麟洲羽客朝。


非烟生玉砌,御柳吐金条。

素王峨峨,万世所师。


太和元气,逝者如斯。


吾侪小人,有喙何施。

丈人之德,藐焉犹龙。


吐纳新故,婴儿在中。


鼎水静绿,飞丹夜红。

祖师西来,亿劫谁伍。


眷焉摩尼,烛此下土。


沧海津梁,脱离幽苦,至哉流宗,以振聋瞽。

教有三门,致极处、元来只一。
这一字法门,深不可测。
老子谷神恒不死,仲尼心易初无画。

三教正传,这蹊径、元来蓦直。
问老子机缄,至虚静极。
释氏性从空里悟,仲尼理自诚中人。

真常之道无言说,有说分明是背宗。


若向不言中会意,不劳余力备全功。

立鼎烧乾四大海,安炉炼碎五虚弥。


金丹成象包三界,方是男儿得志时。

说妙谈玄了不通,争如默默守其中。


不偏不倚玄关透,不易方能合圣功。

千经万论讲宗风,可叹迷途见不同。


大辩高谈夸俊锐,到头终是落顽空。

三关透了达真玄,真造无为本自然。


举步便超无色界,抬头身在大罗天。

抛名弃利乐清虚,万幻诸缘尽剪除。


性海波澄舟到岸,一轮皎月出云衢。

玄关牝户道之门,辟则从乾阖则坤。


迷者忙忙推口鼻,如何本命复归根。

抽铅只是绝尘缘,添汞工夫本性天。


情性混融仙道毕,汞铅凝结大丹圆。

学解见知皆是垢,声闻缘觉总为尘。


洗心涤虑禅天净,凡圣齐瞻慧日明。

先天大道理难寻,终日乾乾抱一真。


三返工夫为日用,玄关透彻出阳神。

艮兑交重山泽损,戒人惩忿绝嗔痴。


损之又损无惩窒,绝学无为入圣基。

莫看无心与有心,无心争得悟天心。


有心毕竟为心累,有无俱捐觉性纯。

无为好用法乾坤,上下中间认本根。


正定始能通此趣,真如透出烁天门。

清清净净本无言,才有施为不自然。


默识通玄开窍透,性灵神化宝凝坚。

分明一座无缝塔,强被傍人硬撞开。


八面四方都是眼,中间现出活如来。

天外银蟾才一半,痴人要了末后段。

朝阳补衲假妆么,补了肩头又补腰。


补了破时重又补,到头争似赤条条。

颐神养志慕清虚,终日逍遥任卷舒。


最是定中真乐处,禅天独露莹如如。

真性元来本自圆,如如不动照中天。


光明莹彻无遮障,照破鸿蒙未判前。

虚心静定通玄牝,彻骨清贫入道基。


灵地莹然心月现,禅天独露大光辉。

参禅求法性全迷,离法求玄事转违。


会得法从心上出,法空心寂见牟尼。

动中不动为真戒,真定方能合祖宗。


慧既升腾周法界,情缘妄幻悉消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