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晓日明如茜,春波凝不流。


浴凫浮断梗,过雁折危楼。


颇敬吴儿狎,何伤楚客囚?


沙边萦小楫,初慰玉京游。

客行身万里,家在地中分。


爵命优臣子,江湖远圣君。


夜瞻龙凤气,岁出虎狼群。

斜谷惊风合,空阶坠溜鸣。


灯昏时作晕,漏远不传更。


但得林间趣,何须谷口名。

岁月嗟匏系,乾坤信梗浮。


蹉跎逐越鸟,迂阔问吴牛。


正道曾无弊,旁观各有由。

欲雪翻成雨,何天恰吝情。


似缘春在近,故与月争明。


谷树行行暝,川云冉冉轻。

至元癸巳春,二月三日夕。


陈子使交州,弭节丘温驿。


云开林影明,出门看月色。

寒窗劲色晓覃覃,又见京华腊月三。


官渡梅花应照水,香清回首忆江南。

愿也乖真隐,韩文旨趣深。


本非逃富贵,岂是爱云林。


已失豪华望,方萌退缩心。

昔有幽栖士,兹焉遂考槃。


惊眠涧泉响,醒酒谷风寒。


列岫开窗见,冥鸿倚杖观。

早过燕川渡,千峰插太虚。


云开微见日,水浅不渐车。


风急樵歌响,霜严木叶疏。

下马入枋口,漾舟缘碧溪。


雪消山骨瘦,风定浪头低。


数里复登岸,群贤俱杖藜。

昔览传心法,知公素学禅。


今游化成寺,使我复思贤。


大舍倾高产,多生结胜缘。

赤伏符兴运,长生帝应期。


骏功光祖考,大道仰君师。


皇极三才建,春台四海熙。

造物运无心,浩然化育流。


胡为古昔人,而能与天游。


真机畅胸臆,触景成奇搜。

三月月初三,品类畅以达。


幽人识化机,真想在林樾。


修禊联同声,尊俎待名哲。

就养真阳署,深藏异隐沦。


薄材安腐朽,同气别风尘。


不患无知己,终愁逊古人。

终夕淋漓雨,携樽漫自斟。


当门苔藓合,一径菜花深。


凉气忽飘簟,秋声遥在林。

白雾苍烟暗九秋,殷床金吼抱山楼。


为霖未必浑三日,似有闲云伴我留。

雨华随步到天关,远目才分缭绕山。


风马不驰前景断,更于何地觅无还。

三苏岩壑连云秀,二士门庭匝地新。


带雨山光无限思,一时分付镜中人。

香断寒炉古庙空,金毛一去了无踪。


分明曾得真消息,犹有参天十万松。

春风一夜如鸣鼍,残香暗粉惊辞柯。


新春三日驹隙过,花前百罚宁辞多。


男儿莫遣两鬓皤,举觞不饮理则那。

曦轮飞上宿云收,晚出城南趣适幽。


六寺连延行复道,一溪萦绕泻寒流。


世情共喜新阳复,仙境聊成极目游。

薄薄初阳晓雾披,庭萱再见似相知。


月临仲夏才三日,风折今年第一枝。


花剪兼金黄灼烁,干瑳圆玉碧参差。

上元八日冒轻寒,剪送南园两牡丹。


为我果能兴绝唱,知君不作等闲看。


香馀雕槛春犹浅,咏入华笺墨未干。

忽尔严冬设鲙,更于晴日观梅。


人道荒寻邂逅,我忻良集而来。

世人应未到,若士或曾游。


岸隔千峰秀,门临万濑愁。


蜺旌疑可迟,丹洞拟深投。

置身松下莫忘尘,况在松之上置身。


荒垒中盘平卧斗,澄江外抱曲拖绅。


春熙天色如初醉,烟肃山容若半颦。

姑无忘冢妇,祖未识头孙。


路远徒惆怅,书来得慰存。


冬无馀谷粟,春可养鸡豚。

夜窗灯黯郁,春枕梦交加。


二父随朝露,馀生任岁华。


倚庐晨复夕,占鹊验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