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茅观在吴山西南。
三茅者,兄弟三人,长曰盈,次曰固,季曰衷,秦初咸阳人也。
得道成仙,自汉以来,即崇祀之。

层峦开径隐空青,勃窣盘跚眼力生。


萝蹬痴岚留宿雨,石林寒竹动秋声。


城隍下瞰红尘海,楼阁高悬白玉京。

黄幡绣字金铃重,仙人夜语骑青凤。


宝树攒攒摇绿枝,海门数点潮头动。


海神罢舞回腰窄,天地有身存不得。

洞府閟春云,名从地脉分。


金毫开妙相,玉札瑑灵文。


鹤驭三天下,鸾笙五夜闻。

鹖冠高挂九松巅,去结三茅香火缘。


相国向犹为道士,将门今又出神仙。


坐看红日生沧岛,吟寄青衣入洞天。

节物岁云暮,九衢尘满袍。


起我二三友,招要步林皋。


仰看冥飞鸿,俯览千丈涛。

山色翠氤氲,松关闭白云。
礼星孤磬发,受箓妙香焚。
夜静天花落,秋高木叶闻。
山上危亭四望空,不知真境落尘中。
羽衣化鹤留仙骨,月斧穿云试鬼工。
天狗堕馀悬石坠,金牛开出断崖通。
清江潮落午风恬,与客凭高试卷帘。
吴越群山如绘画,乾坤万物见洪纤。
旬宣远慕召公奭,忧乐还思范仲淹。
三茅观头老梅树,梅边更有长藤古。
谁持此画江西来,大瀛海中吕道士。
藤枯一似蛟龙县,梅瘦饱受冰霜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