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知为先有水后有山,山来避水过其间。
抑不知先有山后有水,水来破山出其里。
春风铿杖游天门,两门中若桃花源。

群飞来去噪行人,得食无忧便可驯。


江上饥乌无足怪,野鹰何事亦频频。

上钟山,下钟山,两钟尔大何处悬。
沧波作杵天作簴,悬在江湖都会间。


蜀江西来一万里,章江南来会于此。

风月平生意,江湖自在身。


年华供转徙,眼界得清新。


试问西山雨,何如湘水春。

瘦却剩烟,娇偏宜雨。
傍窥宋墙阴,目断初遇。
别是幽情脂粉外,那得红丝轻许。

同舟自古无胡越,南北东西路不同。


不问宫亭借如愿,只求四面与分风。

自下观上,无限富贵。


自上观下,无限贱贫。


自心观物,何物能一。

才气有如许,功名不可无。


乐从闲岁月,养就大规模。


雅志难谐俗,幽居喜并湖。

贫共闲身味转长,雨随农事不相妨。


莫嫌旅枕喧朝梦,要与书檠作夜凉。


黄犊催耕思莽苍,短蓑垂钓念沧浪。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昔从时巡出缙山,翠畦绿树画图间。


驱车百折龙门险,载笔千峰虎帐闲。


麦粉劝尝银缕熟,粱炊持献玉浆还。

何必问故乡,浮家任侬住。


一夜便风来,尽呼邻里去。

刘裕当年西入关,楼船浮渭取长安。


不施舻棹争先进,坐使秦人破胆看。

曹瞒百万瞰江滨,谁遣孙郎会解纷。


满眼旌旃风浪里,景升方觉是鸡豚。

长江巨浸虽天设,控制堤防本在人。


暇日不为坚守计,临危何以扼通津。

战舰初成阅水军,旌旗戈甲照湘滨。


浑人未识舟师制,叹息工夫若鬼神。

车船新制得前规,鼓蹈双轮势似飞。


创物从来因智者,世间何事不由机。

谁肯低头老孟郊,譬之草木等荃茅。


倚松人好传闻久,采蕨山深梦寐劳。


飞兔妙摛青玉案,胎仙重脱紫云胞。

上滩若缘蚁,下滩若驰驶。


移转顷刻间,便是人间事。

云间高阁翠为帘,疑是仙居拥卫严。


虹影荡摇青帝阙,海风吹堕宝陀岚。


半空倒景惊奇绝,千丈摇光入顾瞻。

众口自喃喃,忧讥更畏谗。


欲平急水浪,休使满风帆。


竹牖偏临沼,松庵合傍岩。

吏隐昔难兼,归休万虑恬。


濠鱼还自乐,崖蜜为谁甜?


行处水窥影,坐时风入帘。


忘言惟抱膝,适意略掀髯。

避喧来净土,清景澹相涵。


山色拖空翠,天光抱蔚蓝。


翚飞楼直上,鸟鷇手堪探。

无营宜息踵,有客是知音。


幽意谐山水,高谈遍古今。


人如沮溺耦,溪比武陵深。

晓起望南亩,烟中听叱牛。


笑看耕耨者,只为稻粱谋。


作苦怜终岁,登场喜有秋。

楼角响风铃,秋声日夜听。


霞红天似醉,云破月如醒。


乍觉游仙梦,因之展道经。

濯足溪头罢,还随独鹤行。


迂疏成漫叟,礼法恕狂生。


好鸟频催酒,清风为解酲。

辋川同啸咏,千古羡裴王。


胜地输前辈,高风接后行。


园林留上客,骚雅共平章。

荒圃惟栽菊,清溪亦浣花。


藜床临水石,笔格染烟霞。


静坐乌皮几,闲鞭白鼻䯄。

坐久潮侵户,眠多云满窝。


懒裁穷鸟赋,厌听饭牛歌。


火宅城中地,冰壶槛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