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出世归来早,萧然一古僧。


色身因病恼,道念与年增。


花塔留孤锡,松房置七灯。

东园嘹嘹还剥剥,有鸟晨饥啄霜木。


天寒虫豸得几何,爪觜披猖良为腹。


华堂蝙蝠添毛衣,飞蚊净尽何处归。

闻说西湖也自怜,君游更傍早春天。


六桥水暖初杨柳,三竺山深未杜鹃。


旧壁草生寻旧刻,新岩茶熟试新泉。

源公作诗可怜生,亦有谡谡山林声。


见说丰姿委缣素,霜颊黛顶照人明。

宝叶山中源悟师,布衲百结面如痴。


十年相忆忽在眼,谈笑甚似仍耽诗。

但得扁舟便,春风处处行。


定中三竺月,禅外五言城。


海角雕胡饭,山畦玉版羹。

流落谁相忆,山林蔚讲师。


玄机魂梦接,诗力鬓毛知。


舟去须寻处,书来不记时。

每多方外游,见僧即如故。


灯明一龛下,夜长惬深晤。


不知山月上,千林已流素。

归装出西湖,间道向黄鹤。


屡愆桐坞期,偶遂龙居诺。


轻舟凌晨风,遥山满晴郭。

无心偶出楚江濆,荫注人天实赖君。


归去东林任舒卷,有谁知是故山云。

振锡能三绕,柴门始一开。


园惭长者宅,客有药王来。


啜茗翻朱贝,题诗扫绿苔。

蓬蒿初辟径,薝卜已全花。


阅世唯高枕,为僧未出家。


何来持半偈,刚说演三车。

披云坐石拥仙祛,酒态诗狂宛自如。


镇日旌麾依水竹,一时宾从狎樵渔。


新青壁送尊前雨,宿润苔生石上书。

崚嶒削玉倚江隈,片片夫容入望开。


酷暑已烦风卷去,新诗犹被雨频催。


一尊闲对千秋客,半曲光浮百尺台。

旭日孤城昨夜霜,九峰晴色晓苍苍。


桥边酒送神仙令,座上僧薰解脱香。


十里朱楼随鹢首,一双白鸟近鱼梁。

萧萧短竹闲开径,片片浮云晚傍台。


投辖不期三客至,传灯惊喜一僧来。


尊前野色丹枫合,雨后秋声白雁催。

开尊刻烛思蹁跹,况是支公入洛年。


大隐自容湖海傲,小乘惭缚辟支禅。


生凉渐觉楼当月,来爽遥看树覆烟。

已礼名山遍,闲栖紫陌边。


法从文字乞,檀结宰官缘。


讲席研松露,香厨煮艾烟。

湘水衡云道路曼,暂投琴剑憩禅关。


一檐花影一檐竹,四面湖光四面山。


青野谩酣黄鹤梦,白云常伴老僧闲。

并入招提境,慈云护吉祥。


飞来山共碧,映处谷为光。


缥缈诸天外,纷纶慧日旁。

夕照穿林暮霭收,出门忽见月如钩。


幽人曳杖来寻伴,一笑能令万虑休。

新筑茅亭涩勒间,蒲团坐久欲忘还。


道人应供归来晚,只有野僧相伴闲。

结亭临大江,浯溪出其侧。


道人傍溪月,月照溪逾碧。


当知月在天,分身千百亿。

上人来访我,袖里出佳篇。


穷理通三命,知音妙七弦。


不妨时对榻,聊与共谈禅。

山僧袖出新诗卷,字字馨香扑人面。


清晨何处展看来,卷得梅花两三片。

古越多精蓝,名僧递相接。


青林瓶盂聚,丹壑楼观叠。


今乘秋涛便,莫待寒雨涉。

姑苏观下逢居简,帽子攲斜衣懒散。


自言契阔漫东西,虽老犹能青白眼。


知音不在禅床久,抱刺怀书谨奔走。

深山高顶寺,黄鹤旧曾留。


鹤去无踪迹,山僧几白头。


鸟闲斋鼓静,猿啸佛灯幽。

孤云无定迹,又入乱山居。


既息禅机稳,从教世网疏。


晓香岩屋像,寒咒石潭鱼。

为爱林间寺,幽闲少是非。


因抛荜门业,来著稻田衣。


石蕨冲云细,山蔬腻雨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