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林池水净,何许种青莲。


精舍开三径,幽期驻七贤。


经行明月下,趺坐薜萝前。

徙倚蜀冈边,探奇思渺然。


看碑寻古井,挥麈赋新篇。


野寺多逢客,山家有胜缘。

春草正芳菲,禅关隐翠微。


古堂僧定后,荒径客来稀。


烟散千山远,江空一鸟飞。

披云游古刹,问偈欲栖禅。


共倚梅花阁,因翻贝叶篇。


青霞吾道在,丹壑此心悬。

步屧寻江路,随缘到上方。


日高丹鹫岭,心远白云乡。


草树含芳润,风烟接混茫。

吴市吹篪客,闲来伴衲衣。


似因玄理妙,益觉俗尘非。


落日停沧海,寒云拥翠微。

东吴春水浮芦叶,西竺秋风度梵铃。


龙护经函云不散,鹢通法界雨长冥。


蒲团入定槎千里,锡杖归时月满庭。

竹杖通幽境,梅山拥翠屏。


云栖禅榻古,月共佛灯青。


坛静藤花细,廊回柏影冥。

泗水逢支遁,长天秋气阴。


卷帘疏雨入,传茗慧谈深。


只履归何处,浮杯共浅浔。

廛居厌纷扰,恒思宿阴岑。


夙期道门友,共兹清夜吟。


弹冠起新沐,微风披素襟。

只履归何处,怀师泪满襟。


浮云生灭性,明月去来心。


阅世真如梦,安禅不废吟。

昔日谈经处,今来独上慵。


古台黄叶积,斜磴紫苔封。


片月疑禅观,孤云想化踪。

东海到来日,西山始布金。


构云天路上,标月夜湖心。


问偈逢樵客,忘机狎野禽。

云山归去扫烟萝,行役都忘岁月过。

尽敛从来雄烈性,蒲团终日礼弥陀。

一锡飘然似野云,禅衣犹似带征尘。

公家将卒成何用,却教山僧立战勋。

惨淡乾坤动杀机,海邦经岁战尘飞。


功成今日还归去,独向山中补衲衣。

一杖横空铁骑飞,海滨掊杀几倭夷。

幻看身世心如铁,此是禅家第一机。

闲心元与白云亲,此际尤疑失幻身。


月满琳宫晴若洗,风清玉宇净无尘。


偶逢禅侣知诗妄,忽悟玄宗觉酒真。

此日真堪号最闲,忻随暝色扣禅关。


祗园宫阙凌霄搆,鹫岭烟峦入夜攀。


僧为谈深偕看月,客因游倦拒登山。

归路临兰若,仍馀揽胜情。


云烟携客至,麋鹿夹僧迎。


经罢龙收雨,斋馀马趁晴。

灵石知何自,观来几岁华。


地幽疏履舄,僧韵带烟霞。


香供雷生菌,元言雨散花。

高衲曾闻隐竹林,应怜空翠似禅心。


一从寂后荒凉甚,明月川前自古今。

谁辟云居境,依稀古化城。


狮柑霜过熟,凤竹雨来青。


石悟禅中语,钟收饭后声。

落日催征骑,扁舟下渡江。


轩舆停舍馆,灯火照山窗。


懒性真堪隐,雄心未肯降。

古刹深山里,幽栖独旻公。


三乘闻己悟,五蕴本来空。


止水禅心似,孤峰色相同。

双林喜并过,谢客近如何。


散帙山云入,携筇野色多。


缁尘凋鹤氅,沧海问鱼蓑。

偶访高人至,开门松雪残。


春光到薝卜,客况寄旃檀。


白发风前短,青山江上寒。

缥缈诸天□上头,尘踪无碍到还休。


经春雨洗楞迦净,不夜风翻河汉流。


借鹤便须寻大酉,浮查应未隔沧洲。

老师久病脚,贱子长病心。


两地各伏枕,何时得相寻。


扶筇犹踯躅,捧腹常呻吟。

皎洁美人心,刘王不解寻。


苑芳经燹烧,草冷耐萤侵。


映遂仙藜彩,辉生梦笔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