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落絮霏霏搅客心,鸣鸠历历唤春阴。


未于莲社添宗炳,已向兰亭减道林。


远峤烟横钟磬晚,禅天目断薜萝深。

落木霜猿到耳,风高候雁横空。


觅句深凭料理,解围俄听晨钟。

毛发早惊蒲柳,衣裾又变风烟。


我是一丘一壑,君应三要三玄。

蠹简聊宽岑寂,榴花颇慰榛芜。


莫问草玄上白,须令看碧成朱。

花县潘郎未白头,下从玉局仙翁游。


平生四海饶次守,脱冠坏衲藏深幽。


死生俱在天一角,句法不复阴梁州。

上人汤休徒,肯顾亦云屡。


衣上凤栖云,辨我林壑雨。


殊方怨别馀,苦乏碧云句。

营道烈心期,脱叶危欲霜。


游子多苦颜,世故定未忘。


解包祇园下,映带瑶林旁。

昼公无恙时,句吐春空云。


笔端敛万壑,中闻清夜猿。


门生沾剩馥,派别自渊源。

之子远行迈,眷言款松门。


云物起离色,况乃闻清猿。


颇云吴会去,饱参南山禅。

荆州老居士,宁著进贤冠。


似欲专一壑,其谁知孔鸾。


苍苔门巷秋,不许造席客。

微风正尔送荷气,忽见巩梅冰霰姿。


元是道人三昧力,明窗漱墨发南枝。

鼻祖真消息,风流出当家。


观门亲杜顺,蹙指悟玄沙。


顾我晚闻道,参同今未涯。

日晚孤云飞,故山在何处。


八月凉秋时,正望江头去。


定无尘埃气,清风与白露。

未然一著最玄微,黑白分明会者稀。


但向死中求活路,莫于平处斗玄机。


势强失利缘轻敌,力困收功为解围。

小房藏曲折,客至不应门。


种竹无多地,分兰却数盆。


禅心初默契,道学更深论。

法象森罗万,全归一寸庵。


有佛平生碍,无禅底处参。


乌玄元自白,荼苦本来甘。

周衰风雅变,诗匠著禅衣。


身世闲云片,烟霞共鹤归。


引泉凉月动,扫径落花飞。

山僧有砚名龙尾,此石来从歙溪水。
通明直可照发毛,莹滑不容安手指。


案上长疑片月生,匣中自有浮云起。

芳树不合生深堂,座上似已闻生香。


乃知丹青逼造化,独有真假争毫芒。


枝外霏微包雨露,笔迹淋漓湿缣素。

释子群群蹈一辙,类能恐诱鼓师说。


彼上人者剑外来,独许清吟调风月。


就我乞诗归甬东,三叩宾阶通刺谒。

铁瓮城边古道场,近来人说赞公房。


江盘北固山形转,云抱南朝树色苍。


世外青鸳谁结构,坐间紫鸽自回翔。

冻云朝湿万峰寒,凿齿辛勤访道安。


世外更无吴水石,林中还有晋衣冠。


襟期飘洒随烟霭,诗句纵横出肺肝。

雕轩画室吴僧居,花草禽鱼屏面集。


岂如萧爽大士堂,雪山数尺平头立。


满斋虚白已自生,隔坐纷华不容入。

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


林僧洗山钵,正了寒堂食。


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

半岁风埃地,终朝云水情。


身兼飞锡健,眼向故山明。


不改禅衣色,从来野橐轻。

不见汤师久,病眠时序深。


忽惊朱夏过,真负碧云吟。


他日虎溪约,同时凤阙心。

卞山风月古,秀发在诗人。


之子含清骨,禅师托后身。


千篇取箧稿,一梦绕乡蘋。

身清不受人间辱,只倩溪翁捣冰縠。


素涛照眼绝针痕,暖玉遮头无脸粟。


参寥已似絮沾泥,天女虽来暖非肉。

问讯维摩遣化来,上方香积甑生埃。


何妨试向朱门去,会有青莲一朵开。

五千经卷乃吾心,眼力年来却不胜。


且学赵州看半藏,从教舍利说三乘。


循行数字难成佛,兀坐焚香也似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