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溪口闻法鼓,停桡登翠屏。


攀云到金界,合掌开禅扃。


郁律众山抱,空蒙花雨零。

天书到法堂,朽质被荣光。


自笑无功德,殊恩谬激扬。


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

尘外乾坤岂易窥,上方寻胜短筇随。


病僧借榻山衣破,卧佛当门石塔危。


乱竹迸阶交密树,荒苔沿壁缠疏枝。

长日风林坐玉壶,凭栏千里散平芜。


扁舟湖上今能否,匹练吴门问有无。


缥渺野心凫共远,凭陵侠骨剑同孤。

重来风日正宜人,山色湖光淡淡分。


象外烟霞闲处得,仙家鸡犬静中闻。


空虚法界依双树,流浪尘踪付片云。

上方兰若逼诸天,有客乘飙弄紫烟。


悟入忘言遣玉麈,坐观无相得金仙。


三花洞里浑金古,朝菌人间自岁年。

幽怀洽清夜,兴言陟穹窿。


寒景自憭慄,况兹山间中。


明月出海嵎,浮云净遥空。

暮踏孤峰雨,苍茫下界分。


平湖铺大野,高阁挂行云。


霜气明枫叶,天寒叫雁群。

心闲宜落日,雪路认苔痕。


云起鹿鸣树,帘垂僧到门。


人间深壑见,石壁此峰尊。

霸业销沈烟树浓,吴王台殿梵王宫。


屧廊人去土花碧,香径僧归秋叶红。


飓母射岩风动地,蛟精徙穴雾迷空。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


寺知何代有,僧见梵天来。


暮霭连沙积,馀霞遍槛开。

远树苍苍佛塔孤,姑苏台上望姑苏。


塘船载酒穷秋渚,芦簟铺云醉石湖。


一镜光芒连睥睨,九龙飞舞下平芜。

晓发名溪庄,午饭马迹库。


下车著芒鞋,扶杖陟冈路。


碾槽深侧足,石磴高举步。

迎宵山吐月,不受寸云吞。


看影筛林杪,移尊藉石根。


参差明梵刹,一二数烟村。

凭高情不浅,尽日倚胡床。


云散他山雨,风来古殿香。


一川横晚照,重阁枕秋光。

骑马竹西西畔村,汲泉煮茗共僧言。


帛公诗句开庐岳,谢客禅栖在石门。


法供香花参橡栗,讲堂户牖瞩林园。

体方如就矩,干直匪从绳。


杖有削圜厄,提携先摸棱。

当年吏隐日徜徉,惯逐春风到上方。
岸柳溪桃应记忆,可能梦里觅刘郎。
上方名刹石湖东,宝马兰桡处处逢。
曲磴千盘云不锁,春光应在最高峰。
芒鞋筇杖强跻攀,示病维摩昼掩关。
棋罢不知风破雨,却携炉铫过前山。
双树遗真宇,青鸳切紫氛。
路盘千岭出,钟逼九天闻。
林影随崖断,泉声遇石分。
嵯峨楼观青山头,昔曾避暑离宫游。
吴王旌旆堕冥漠,至今古木涵清秋。
谁听白纻歌声接,细扑飞尘石榴叶。
岁晚逢三友,身闲爱一丘。
喜闻孤锡至,又向白蘋留。
失笑拈花手,无人野渡舟。
又作西山去,潮音鼓一通。
丛林推此老,诗社得诸公。
着眼浮生外,冲风逆水中。
玉林散策才亭午,九曲流觞对偃松。
脱尽皮肤见真实,卧看桃李竞丰容。
上方细看锥沙刻,丈室连浇玉乳浓。
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
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
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
徙倚蜀冈边,探奇思渺然。
看碑寻古井,挥麈赋新篇。
野寺多逢客,山家有胜缘。
春草正芳菲,禅关隐翠微。
古堂僧定后,荒径客来稀。
烟散千山远,江空一鸟飞。
披云游古刹,问偈欲栖禅。
共倚梅花阁,因翻贝叶篇。
青霞吾道在,丹壑此心悬。
步屧寻江路,随缘到上方。
日高丹鹫岭,心远白云乡。
草树含芳润,风烟接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