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生涯岁岁药囊间,已息交游亦未闲。


土木形骸真觉稿,蓬蒿庭院只常关。


偶随道侣学禽戏,忽枉高人题凤还。

闲居不儗出,偶出负佳客。


问客来何许,来自黄岩谪。


长安接笑语,中道有暌隔。

我有一斗酒,愿与子秉烛。


子来复空去,值我不在屋。


稚子呼不至,踉跄走入竹。

行舟石门浪,不识扶溪口。


时时闻来往,日入丧水手。


昨暮黄岩马,来嘶白沙柳。

飞花长日掩柴关,小队俄来曲巷间。


上客已惊题凤去,元戎谁共射雕还。


青天画甲严城迥,明月牙旗大海闲。

三径蓬蒿昼不开,落花长日锁苍苔。


何因看竹西邻去,忽报羊求二仲来。

满蹊花色绣平沙,自在娇莺唤落霞。


莫笑杜陵衣尽典,曲江还醉四娘家。

潭水桃花闭绿萝,一尊其奈片云何。


何时更发青莲兴,饱听汪郎白雪歌。

高空遥望碧云残,细雨萧萧一径寒。


小队朱旗频出郭,元戎金印乍登坛。


双龙色照芙蓉匣,驷马光生芍药栏。

交游七子气凌云,出入三朝帝眷勤。


文武并传周吉甫,诗书长诵郤中军。


风高秦望双旌入,潮落钱塘万弩闻。

熊车遥度越王台,骏骨仍惭汉殿回。


廿载登龙频入梦,当时题凤亦怜才。


三峨云气飘萝薜,五岳风期动草莱。

郢曲徒劳望海天,吴丝真愧玉堂传。


频年客梦青绫外,一代神交白苎前。


大药蚤闻飞姹女,灵图曾否下真仙。

落落登坛意未降,生花长梦笔如杠。


风霜骤喜来空谷,云雾犹惊隔大江。


上界仙才元第一,中原词客定无双。

西风遥驻越江船,竹径深惭问草玄。


星斗乍看题凤日,云霞长护牧羊天。


秋明斧钺群山外,梦隔旌旗一水前。

濩落怀同调,经过问索居。


雪花行剡曲,云树隔匡庐。


大业元龙剑,微名尚鹿车。

小队行春日,华镳问俗时。


孤亭留皂盖,万户拥朱旗。


气色函关绕,星辰汉殿移。

翩翩岩穴畔,千骑远从东。


剑履周方伯,轩輶汉上公。


花看薇省近,竹讶草堂空。

何因丛桂下,驷马值仙郎。


日驻金珂影,星流玉剑光。


登龙馀顾盼,题凤愧行藏。

传呼鸾掖吏,来访鹿门樵。


曲径俄双屐,空山只一瓢。


白云寒自倚,紫气暮谁招。

见了西山叹复歌,老天元不奈人何。

一身死护松楸活,满眼生来兰玉多。

忍处要如顽铁石,平生能定恶风波。

澄湖楼畔梵王宫,门外陂塘尽日风。


来访故人嗟未值,绝怜秋色与谁同。


不遑将母君应叹,始可言诗我未工。

管领东风入杖藜,落梅香里已招提。


苔痕一径白云湿,花影半窗红日低。


欲见高僧聊尔耳,便乘馀兴去来兮。

白云满空山,山空人未归。


拄杖莫敲门,恐惊白云飞。

咫尺千峰聚,周回一水通。


壶悬蓬阆界,槎犯斗牛宫。


野竹排云碧,溪花傍雪红。

相忆何如相见好,往来唯子情真。
小年志气恰如神。
语随残烛尽,心共㬉炉温。

渺渺碧波连白云,期君不见重思君。


妒花信急春如许,折柳情多日又曛。


山色水光馀此地,酒怀诗兴忆离群。

好客汉内史,著书蒙漆园。


肯从一先生,共访三神山。


行循古塘上,步入青林间。

束结新楼挟带湖,月台凌厉雪晴初。


主人不见望犹美,客子空归兴亦舒。


支径草黄飞野鸟,露洲莎绿下舂锄。

老于交往喜寻僧,涧道微寒水未冰。


尽日应身何处供,夜钟谁上佛前灯。

杖锡是何适,云霞少定踪。


咒龙馀钵水,留鹤伴阶松。


野立看遥嶂,孤吟待暝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