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见到西山不由得叹息后又高歌,老天原本就拿人无可奈何。
(赵景文)以一生之力誓死护持,使先人墓地的松楸得以存活;满眼所见,芝兰玉树般的子弟如此众多。
处于困境时要像顽铁坚石般隐忍,一生中自能平定险恶的风波。
人世间终会有安宁太平的时候,且细细地在山林泉石间磨砺岁月。
以上为【访赵景文不值】的翻译。
注释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
松楸:松树与楸树,常栽于墓地,代指坟墓、祖先坟茔。此处引申为家族根基与孝道传承。
兰玉:“芝兰玉树”的省称,喻优秀子弟。《世说新语·言语》谢安问子侄辈,谢玄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顽铁石:形容意志要像铁石一样坚定不移。
恶风波:比喻人生中的艰难险阻和动荡局势。
林泉:山林与泉石,指幽静宜于隐遁之所,亦代指隐居生活。
以上为【访赵景文不值】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访友不遇为引,首联借西山之景直抒胸臆,发出对天意与人事关系的深沉感慨。颔联以“松楸”、“兰玉”赞颂友人的孝义与家风,暗含对士人精神传承的肯定。颈联转入心性修养的阐发,以“顽铁石”喻逆境中的坚韧,展现宋代理学影响下的士人品格。尾联于乱世中寄望未来,将“林泉岁月”转化为精神磨砺的道场,全诗在个人抒怀中折射出宋末遗民共通的生命情态。
以上为【访赵景文不值】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律情感沉郁而风骨内蕴。起句“叹复歌”三字,奠定了全诗复杂矛盾的基调,既有对时局的无奈,又有不屈的豪情。领联通过“一身死护”与“满眼生来”的对比,在“死”与“生”的张力中,凸显了友人赵景文于乱世中守护家族命脉、培育后继英才的卓绝努力,这是对儒家“慎终追远”文化与家族责任感的形象诠释。颈联是诗人的人生信条,由人及己,提出了具体的处世哲学:以极大的忍耐力(忍处如顽铁石)来应对当下的苦难,坚信凭借内在的定力能够渡过劫波(平生定恶风波)。尾联则将视野拉长,在坚定的信念(世闲终有安时节)中,为当下的隐忍与坚守找到了意义,将看似消磨的“林泉岁月”转化为一种积极的、等待时机的人格锤炼过程。全诗将个人的访友经历,升华为对一代士人在鼎革之际如何安身立命的深刻思考。
以上为【访赵景文不值】的赏析。
辑评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五“闲适类”:“此诗见陈本堂(陈著)访友不遇而自抒怀抱,'一身死护松楸活'句,道尽遗民心事,非徒闲适也。”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本堂集提要》:“其诗多真性情语,如《访赵景文不值》等作,肝胆皆沥,非无病呻吟者可比。”
现代学者程继红《南宋遗民诗人研究》:“陈著此诗中的‘忍’与‘磨’,精准地概括了宋遗民在元初高压下的生存策略与精神守望,林泉并非退隐,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坚守。”
以上为【访赵景文不值】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