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乌衣更士能呼旦,金缕娇娘解唱歌。


天与旅人供一笑,不然奈此寂寥何。

居止年来如传舍,构堂珍重主人情。


浮生行止谁能计,苟合真须学子荆。

老翁还作小儿情,手种芭蕉为雨声。


便有微泉出堂下,一泓清彻照轩楹。

主人怜客置东堂,为致炎天十步凉。


胜事自来非力致,江南山色巧相望。

东堂岁云暮,永夜有馀清。


月暗雁程急,霜严鸡梦惊。


微明旁舍火,断续戍楼更。

杳杳寒鸡唱,漫漫夜色深。


斗柄垂地直,河势向江沉。


林鸟栖欲去,草虫寒尚吟。

睡馀闻啄木,忽忆福昌春。


官舍题诗壁,如今经几人。


犹能老耽酒,依旧拙谋身。

外学宗硕儒,游焉从后进。


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


著书裨理化,奉上表诚信。

庭下新生月,凭君把酒看。
不须直待素团团。
恰似那人眉样、秀弯环。

柏炉烟冷尚馀薰,老去孤城愈不群。


沙上晚晴知独往,堂中秋思与谁分。


隔溪有伴萧萧竹,对户无情冉冉云。

闻道年来多掩关,高情定满渺弥间。


秋风不怕清难忍,晓日应分暖伴闲。


欲唤扁舟弄云水,已疑小阁厌溪山。

醉醉。
醉击珊瑚碎。
花花。

三叠阑干铺碧甃。
小雨新晴,才过清明后。
初见花王披衮绣。

小雨初收蝶做团。
和风轻拂燕泥乾。
秋千院落落花寒。

杏花时候。
庭下双梅瘦。
天上流霞凝碧袖。

云峰秀叠。
露冷琉璃叶。
北畔娑罗花弄雪。

云中种出火莲华,到底东堂是作家。


伏手骨挝腰下剑,笑人家具手中蛇。


三玄戈甲徒心乱,五位君臣莫眼花。

东堂不肯卧西堂,珍御鲜食别样装。


枉费青帘三百尺,云中公子不来尝。

城居市远同村僻,堂构春成属燕忙。


星槛夜凭斜北斗,日窗朝坐影扶桑。


问奇颇类扬雄宅,醒酒真轻李相庄。

无端世路绕羊肠,偶以疏慵得自藏。


种竹旋添驯鹤径,买山聊起读书堂。


开窗古木萧萧籁,隐几寒花寂寂香。

纸窗银烛雨声前,草屋寒栖共老仙。


不觉对床中夜语,青绫仍似玉堂年。

种树乘阴辟沼渔,数椽聊此卜幽居。


诸峰稍识岚霏外,三径新锄灌莽馀。


穷巷颇回高士辙,藜床时读古人书。

种来三世远,一片绿猗猗。


节直清自见,心虚高不知。


宁求千亩富,足与七贤期。

帘底陪清傍两年,愁城筑得许能坚。


诗章罢咏犹评画,管乐沈声却得蝉。


花县无心听夜漏,英溪有日罢归船。

酸辛莫甚此时心,忍过琴厅散客襟。


万竹静涵空翠杳,孤莲愁吐妒红深。


岫云有信投林晚,溪雾无根涨郭阴。

新堂诛茅仍故墟,寒溪度郭鸣阶除。


春风入帘语巢燕,朝日映户坐看书。


酒熟时来长者辙,山深何厌廛中居。

窗下微凉睡足。
声乱鸣蛙池曲。
琴调生疏,酒炉寂静,唯是远山眉绿。

斜倚绳床落照东,一帘秋意卷西风。


金丹换骨谁曾见,欲起衰颜借酒红。

病后光阴迥不同,怯寒嗔热怕当风。


不知短发缘何事,尽点霜华入镜中。

为尔东堂雪满株,花时长是忆吾庐。


风前恐化庄周蝶,月下还迷卫玠车。


老至逢春成感慨,兴来把酒为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