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近年出处略相同,十载邅回我与公。
杭婺邻封迁谪后,湖濠继踵絷维中。
诗人嗫嗫常多难,儒者凄凄久讳穷。
源流同是子卿孙,公自多才我寡闻。
谬见推称丈人行,应缘旧熟秘书君。
文章高绝诚难敌,声气相求久益勤。
词源远远蜀江流,风韵琅琅舜庙球。
拟策进归中御府,文章传过带方州。
未归纶阁时称滞,再换铜符政并优。
早年相值浙江边,多见新诗到处传。
楼上金蛇惊妙句,卷中腰鼓伏长篇。
仳离岁月流如水,抑郁情怀积似烟。

卷卷长廊走黄叶,席帘垂地香烟歇。


主人待来终不来,火红销尽灰如雪。

横阁院东偏,翛然拂榻眠。


香浓烟穗直,茶嫩乳花圆。


岩倚团团桂,筒分细细泉。

东閤三朝多大事,营丘二载足闲辞。


近诗留作归荣集,何日归田自集诗。

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


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


彼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

石板桥东阁,轩窗如此华。


碧虚澄水鉴,红影侵霜花。


似串歌云驻,如泥醉帽斜。

袭桂行香径,朱栏稍转西。


水风飕石冷,云月堕檐低。


棋败深杯罚,诗豪健笔题。

万里山河拱旧京,楚囚西去泪如倾。


斜风衰柳丹阳郭,细雨孤帆白下城。


残梦忽惊三殿报,新愁翻觉一身轻。

辞阁玉堂东,依然昔所从。


旧池空叹凤,残友不成龙。


制稿流尘积,砖花驳藓重。

空传驿使到天涯,不见梅花寄一枝。
弇山园里千团玉,尽日婵娟为阿谁。
阴风猎猎雨丝丝,苦勒新红未上枝。
人道春光从此出,不知元自得春迟。
握手江湖意悄然,辟书羔雁记游燕。
宫花可自翘才馆,袖草犹余应制篇。
丞相总知还有命,公车虽晚不论年。
仙楼十二大瀛东,何日移来此地雄。
分省势依纶阁重,栽花种与禁闱同。
文书静向高明处,星宿芒寒把握中。
直栏横绝紫微阴,凭久秋光照客襟。
一道山川寒色远,万家烟火夕阳深。
泾滩水落群鸦集,秦岭云高断雁沉。
碧霄何意得重攀,九转丹成列上班。
金简玉书暊册府,雾窗云阁住蓬山。
拟修麟史才难称,自领冰衔梦亦闲。
东阁抡材奉诏同,柰庭佳气霭云虹。
御题捧出纶言焕,笔阵驱时白战雄。
光动夜涛珠出海,暖回春苑凤来桐。
竹褪粉痕新,销磨九十春。
中年真率性,上古太平人。
有梦诗将圣,无愁酒不神。
閤门交处迥分途,十二朱廊白石趺。
坐借病身双足敛,稿翻经学寸心孤。
雅音不数巴人倡,拙手空惭晋帖模。
落下休言历,履端吾课闲。
西山晨暂阔,东阁午犹关。
风里那成雪,梅边好近鬟。
分根徙核望春栽,曲径幽蹊手自开。
今日成林浑著子,花时不折一枝来。
白白朱朱手自栽,两年忆著满林开。
莫教童稚轻攀折,惜取浓阴待我来。
数顷澄湖练有光,小亭处处得疏篁。
梦中春草多佳句,一洗尘埃速寄将。
安石寓丝竹,方朔杂诙谐。
昂霄气概,古来无地可容才。
不见骑鲸仙伯,唾手功名事了,猿鹤与同侪。
夜初乘兴上城头,白玉蟾蜍碧玉天。
爽旷襟怀谁得似,谪仙身世岂非前。
千年礼乐开昌运,百辟衣冠侍禁庭。
华盖春深垂帝问,丹霄昼接近孤卿。
共传云瑞中天见,且喜台光午夜清。
制策传闻隆汉典,敷言先自重虞庭。
圣君访道登群彦,广阁抡文聚列卿。
迟日送光当槛近,条风吹暖入帘清。
熙朝盛典恢文治,旭日纶音下大庭。
一代甄陶资揆席,百年礼乐重春卿。
尧天快睹奎辰丽,禹甸欣逢海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