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纱巾角枕病眠翁,忙少闲多谁与同。


但有双松当砌下,更无一事到心中。


金章紫绶堪如梦,皂盖朱轮别似空。

骅骝不惜换舟行,人到归时意气生。


五马未来迎使节,四弦何事作离声。


焚黄此去荣归里,垂老相看老弟兄。

闲依青石磴,云卧此林下。


回风忽吹散,揽之不盈把。

洪家塘下青枫树,草屋相依谩一区。


物色已随时事异,月明偏照旅怀孤。


殊乡有客歌黄鸟,空谷何人叹白驹。

鸡犬萧条少四邻,孤村风雨自荆榛。


愁来爱读平原传,浊世翩翩一伟人。

娇儿忍冷戏床前,贪笑痴啼也可怜。


乌桕林空红叶湿,萧萧烟火对愁眠。

中园风雨一茆茨,土壁沾濡叹地卑。


昨日开渠北檐下,已通流水过南池。

山木各抱实,我饥日方长。


何曾劳种植,愧尔自甘香。

秋草深数尺,我栖在其间。


英英鸿鹄志,乃与雉兔班。

涧沐爱深冷,晨光净如练。


日出发未晞,白云满吾面。

苦忆经年别二雏,喜从片楮见挥濡。


诗书幸不遭涂抹,文字何妨效拓摸。


通子讵怜彭泽老,伏君未觉济南孤。

春花着雨即尘埃,何似深秋耐久开。


菊尚无多饶瑞质,霜如有意护香腮。


也知林下风光早,不为山中历日催。

立朝共踏东华土,居里同抽北阙身。


从此清风与明月,尊前真属两闲人。

黄道初开日月新,容光应不间孤臣。


左螭立近焚香案,右掖名参视草人。


三圣深恩空刺骨,几年归梦已通神。

天壤茫茫,人心殊观,未免因欠思馀。
太山邱垤,同载一方舆。
那更长沙下湿,祝融峰、才比吾庐。

弟兄本自读儒书,晚外形骸付六如。


摩诘文殊俱默默,从教似我与非吾。

志学今经六十年,招提仍对旧山川。


令威化鹤重来日,顶似初颜雪被肩。

青衿学道不忧贫,黄发相看并乞身。


前有二疏今可企,免教人谓鲁无人。

抱瓮畦夫破井苔,炎天日日灌陈荄。


探支春夜无声雨,赢得冰花带叶开。

遍寻山寺穿云子,归戏风波踏浪儿。


事业如斯官给廪,庐陵米贵有人饥。

祝寿筵开正小春,兄酬弟劝喜津津。


披绵走送非无意,小愧乘成多忘人。

读罢新诗暖似春,手摇食指舌生津。


平生口腹何曾计,自笑如今枉累人。

献纳深惭杜少陵,骤纡皇眷秩频增。


羽书日日惊飞电,给札归来欲饮冰。

妃即嫔嫱非并后,公卿虽备要严徐。


黄裳敢僣夫人服,紫袖聊瞻御坐裾。


石韫山辉元倚玉,媠飞海运本名鱼。

朝宗元以汴为京,闽广江湖此问津。


南渡苦无三宿客,北征时有五溪宾。


壮游我亦深怀旧,传舍人皆劝作新。

偶从山寺赏春还,问讯名花已破悭。


清绝比梅加馥郁,丰容似菊更妖娴。


碧云重忆尊前句,红缬遥思醉后颜。

世事浑如蚋过前,刀头喜对镜飞天。


阴晴万里同兹夕,离别前时照几年。


此去莫令疏会合,从来无意必腾骞。

浙水秦淮度十霜,官清谁薄简编香。


春来怪底鸟乌乐,归去喜同灯烛光。


身近广寒犹内热,手遮赫日却心凉。

迂儒岂足助维新,日奉威颜谢主臣。


可罢本非缘一事,致疑初不怨三人。


弟兄有禄供温饱,畎亩何阶答圣神。

芳草平原极望空,一尊绀殿与君同。


千畦醉踏松杉影,万马骄嘶苜蓿风。


白日悲歌徒似侠,青春说剑更谁雄。